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汉黄龙砖八砖吟馆分赋》
《西汉黄龙砖八砖吟馆分赋》全文
清 / 陈鸿寿   形式: 古风

咸阳汉龙兴,工筑事稠沓。

冠山朱堂崇,瓴甋旊人纳。

此砖纪黄龙,铭文椎响拓。

苔蚀文多残,测蠡义难合。

病已虫识成,祥符报杂遝。

黄龙见广汉,火及宣室閤。

乌啼未央宫,改元岁一币。

当时执拊桴,无为苦批泣。

大黄兆威斗,铜仙泣萧飒。

残甓埋荆榛,月夜狐狸踏。

幸非凿臼科,庶免累层塔。

四角暨中央,完好少齧踏。

何年出鄠杜,何时渡泲漯。

中有地里书,镐吐复丰喝。

吾师志金石,剪镫卜簪盍。

虞敦识立位,虢钟辨革堂革荅。

五凤时代同,砖珠双韎韐。

八砖耀日华,宾从互酬答。

研墨铜雀瓦,写诗趁官蜡。

(0)
鉴赏

这首清代陈鸿寿的《西汉黄龙砖八砖吟馆分赋》描绘了汉代咸阳的壮丽建筑和历史遗迹。诗中通过“冠山朱堂”、“瓴甋亻纳”等词句,展现了当时的皇家宫殿宏大规模。黄龙砖的出现象征皇权与吉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砖上的铭文因苔蚀而残缺,难以解读,暗示了历史的沧桑。

诗人感慨于砖上的虫蛀痕迹,以及乌鸦在未央宫的啼声,暗示着王朝更迭和岁月变迁。尽管砖体遭受损坏,但仍有部分保存完好,引发对它们来历的好奇和对古代文明的敬仰。砖上刻有地名和历史信息,如“镐京”、“丰镐”,显示出学者对这些文物的重视,试图从中探寻历史真相。

最后,诗人提到铜雀瓦和官蜡,暗示了这些砖块可能曾用于书写或装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气息。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砖为线索,串联起历史、艺术和考古的思考,展现了对西汉文化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陈鸿寿

陈鸿寿
朝代:清

陈鸿寿(1768~182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书画家、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其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为“西泠八家”之一。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行世,并著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嘉庆二十一年为周春撰著的《佛尔雅》提写序跋。
猜你喜欢

作野饮诗後一日复作此篇反之

世事如海沙,巧历不能数。
身居忧患中,殆若堕阱虎;又如住败屋,岌岌日撑拄,中夜风雨至,摧压固其所。
孰能知其然?
徙义以为主。
要于一念间,不敢欺仰俯。
兢兢日三省,宁可自莽卤?
君看昔先师,乃媿不若禹。

(0)

巴东遇小雨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
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0)

扁舟皆到门

千钱买轻舟,不复从人借。
樵苏晨入市,盐酪夕还舍。
岂惟载春秧,亦足获秋稼。
有时醉村场,老稚相枕藉。
常侵落月行,不畏恶风吓。
无为诧轩车,此乐予岂暇。

(0)

病中自遣

孤灯如露萤,熠熠北窗下;我亦气仅属,厌厌迫衰谢。
平生更事熟,生死等昼夜。
行年八十五,八十九已化。
虽云病恼侵,处此亦闲暇。
人扶时出门,清溪带茆舍。

(0)

丙午五月大雨五日不止镜湖渺然想见湖未废时

朝雨暮雨梅正黄,城南积潦入车箱;镜湖无复鍼青秧,直浸山脚白茫茫。
湖三百里汉讫唐,千载未尝废陂防,屹如长城限胡羌,啬夫有秩走且僵,旱有灌注水何伤,越民岁岁常丰穰。
泆湖谁始谋不臧?
使我妇子餍糟糠。
陵迁谷变亦何常,会有妙手开湖光。
蒲鱼自足被四方,烟艇满目菱歌长。

(0)

病足昼卧梦中谵谆乃诵尚书也既觉口占绝句

唐虞已远三千岁,每诵遗书涕泗潸。
济济九官十二牧,我独不得居其间!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