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濛夕照养愁天,古鼎焚香静抚弦。
欲绘春光图一幅,桃花宜雨柳宜烟。
濛濛夕照养愁天,古鼎焚香静抚弦。
欲绘春光图一幅,桃花宜雨柳宜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画面,夕阳低垂,光线朦胧,似乎在滋养着诗人内心的愁绪。诗人身处古朴的环境中,一尊古鼎散发出袅袅香气,伴随着静静的琴弦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诗人试图通过艺术创作来排解心中的愁怀,想要画一幅春天的景象。他想象桃花在细雨中娇艳欲滴,柳树则在烟雾迷蒙中摇曳生姿,这样的画面富有诗意,既展现了春天的柔美,又寓含了诗人对现实情绪的寄托和对美好春光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微妙感受的捕捉。
天末春将老。过清明、海棠开罢,柳绵吹少。
几日子规啼不住,枨触离人怀抱。
看一片、黏天芳草。
绿到平芜将尽处,又斜阳、云外青山绕。
空望远,长安道。故人此际应西笑。
还念我、麻衣饮墨,缁尘扑帽。
十载词场供跌宕,赢得中年近了。
况岁晚、江湖潦倒。
哀竹豪丝苍生志,尽昂头、付与苏门啸。
龙气在,鸿飞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