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哀·其三》
《七哀·其三》全文
明 / 邝露   形式: 古风

明月夜何长,照我西城隅。

城隅切思妇,长叹充幽居。

执箕方五日,插羽徵军书。

良人凿凶出,锦臂帖飞鱼。

西贼动盈万,我军三百馀。

半死桐城下,湖松尽丘墟。

恶梦乘因来,阴风与之俱。

念此独傍徨,傍徨方踟躇。

昔日怀春鸟,今焉失水鱼。

倾耳聆斯言,游心悲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中女性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和对亲人的思念。开篇“明月夜何长”,以长夜不息的月光象征着无尽的等待和痛苦。接着“城隅切思妇”,点明了诗中的主角是一位思妇,她身处城隅,心中满是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

“执箕方五日,插羽徵军书”两句,通过描述丈夫在战场上的忙碌和危险,进一步加深了思妇内心的忧虑。随后,“良人凿凶出,锦臂帖飞鱼”描绘了丈夫英勇作战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西贼动盈万,我军三百馀”对比了敌我双方的力量悬殊,凸显了战争的艰难。接下来的“半死桐城下,湖松尽丘墟”则以自然景观的破坏,象征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惨烈。

“恶梦乘因来,阴风与之俱”表现了思妇在梦中面对战争的恐惧和不安。最后,“念此独傍徨,傍徨方踟躇”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昔日怀春鸟,今焉失水鱼”通过比喻,反映了战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美好的事物变得不再可能。“倾耳聆斯言,游心悲何如”则是思妇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争背景下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反思意义。

作者介绍

邝露
朝代:明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猜你喜欢

朝中措.题阙

田家秋熟办千仓。造物恨难量。

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满地暝蝗。

委填沟壑,流离道路,老幼堪伤。

安得长安毒手,变教四海金穰。

(0)

水龙吟

壮怀千载风云,玉龙无计三冬卧。

天教唤起,峥嵘才器,人称王佐。

豹略深藏,虎符荣佩,君恩重荷。

看旌旗动色,军容一变,鹏翼展、先声播。

我望金陵王气,尽消磨、区区江左。

楼船万舻,瞿塘东瞰,徒横铁锁。

八阵名成,七擒功就,南夷胆破。

待他年画像,麒麟阁上,为将军贺。

(0)

齐天乐.忆法眷

自东离海上,元本三洲,四人同契。

异域殊乡,同行并坐,终日相将游戏。

谈玄论妙,究方外清虚,道家真味。

唱和从容,一时法眷情何义。

如今分显回然,苦志勤心,磨炼各逃倾逝。

既昌飘零,难为会合,幽僻关山迢递。

乾坤间隔,望落落犹如,晓星之势。

再遇何年,驾云朝上帝。

(0)

大官乐.春

踏青放适游人悦,江山明媚阳和节。

出谷新莺声软怯,柳绵零落如飞雪。

(0)

西江月

日月相交晦朔,龟蛇产在虚危。巽风长向坎中吹。

火燥必资神水。动静皆由心意,与天合德无违。

洞然妙理更何疑。说甚短长生死。

(0)

泊瓜洲

落日大江秋,凄凉觉底愁。

逆潮攻败垒,荒树入沙洲。

险固空馀迹,清平且壮游。

不须腰十万,明日上扬州。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