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不用瘦藤扶,度石穿云意自徐。
夜过西岩投宿处,满身风露竹扶疏。
山行不用瘦藤扶,度石穿云意自徐。
夜过西岩投宿处,满身风露竹扶疏。
这是一首充满自然意境和个人情感的山行诗。开篇“山行不用瘦藤扶,度石穿云意自徐”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拒绝了借助细弱的 藤条作为攀援,而是直接穿越岩石和云雾,显示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态度。
接着“夜过西岩投宿处,满身风露竹扶疏”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夜幕降临时,在西边的岩洞中找到了休憩之地。这里用了“满身风露”来形容早晨起床后沾染在衣衫上的露水,以及“竹扶疏”来描绘周围竹子的密集和环境的湿润,展现了一种与自然息息相关、孤独而又宁静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行景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幽暗思考。
滴水讵成川,商羊舞前衢。
沉云瀰八极,积潦浮神区。
浩浩野方割,昏昏莽为潴。
尽室惧颓塌,遍境无完庐。
客子悯中夜,席避空堂隅。
霪威岂不畏,覆厄岂不虞。
东井应候伏,恒阴固将舒。
甫尔垫一壑,苍生尽为鱼。
神禹徒搆思,云师安及诛。
悠悠彼苍者,幽抱何当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