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问耕堂》
《书问耕堂》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古风

庞公喻刘表,仲尼小樊迟。

为学贵自广,遗安亮无危。

若人隐耕稼,取乐宁在兹。

用舍随所遇,荣贱心弗移。

闭门面场囿,开轩瞩清池。

棕叶覆我牖,藤花垂我衣。

方春始微雨,薄言往东菑。

田叟既相勉,耰种恒及时。

稻苗日已长,稂莠日已稀。

远心易无闷,悟物兼忘疲。

虽云体力倦,斗酒聊自怡。

伐檀夙有戒,素食良可讥。

岂不善微禄,知命复奚疑。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书问耕堂》以庞公和孔子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学习态度和个人价值观的见解。诗人认为,如同庞公拒绝刘表的高位,孔子对待樊迟的疑问,学习应追求广泛和深入,而非仅满足于表面的安宁。他倡导隐居务农的乐趣,主张个人选择应随境遇而定,无论荣辱都能保持心境平和。

诗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画面,棕叶覆盖窗户,藤花垂落衣襟,诗人漫步田间,与老农相互勉励,及时耕耘。他从农事中体验到生活的节奏,稻苗生长,杂草减少,这种简单的生活让他感到心旷神怡,即使劳作辛苦,也能借斗酒自娱。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微禄,但知足常乐,明白命运的安排,无须过多质疑。

整首诗通过耕读生活,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田园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移居长安门西安福巷

谁言广陌好,陋巷亦清幽。

夜月春长满,晴云昼不收。

宫中闻报漏,门外度鸣驺。

时复乘间兴,凭轩望五楼。

(0)

招隐词

秋山惨慄兮吾土肥,园蔬畹药兮犹光辉。

路馀菅兮可缉屦,池有荷兮能制衣。

山中之美人兮胡不归。

秋江兮白蘋,绿波起兮鱼鳞鳞。

吹长笛兮激丹唇,鸟盈盈兮云纷纷。

胡不归兮山中之美人。

吾尊兮有酒,呼明月兮当牖。

绿竹兮与邻,清风兮为友。

美人乐兮且久,绿颜兮皓首。

(0)

南山宴集简丰原学学士二首·其一

城南五里古招提,细草荒烟路欲迷。

梅谷寒深怜独往,山房岁晚共谁栖。

危栏溪阁流云冷,古塔松枝去殿低。

焚却银鱼无一事,奚囊到处有新题。

(0)

陈都宪文鸣以诗见贶次韵奉荅

十年林阁听松风,汲郑真成两秃翁。

雾雨自应藏宿豹,天门何意睹飞龙。

三秋按节闻芳誉,千里开缄想旧容。

南臬西曹心话在,何时重对一灯红。

(0)

送阎都宪归朝十二韵

江汉上游地,安危寄重臣。

公来惟镇静,公去共悲辛。

法网收元恶,恩波及细民。

投函频问俗,开阁每延宾。

惷尔三苗裔,嚣然七泽滨。

奉辞平窟穴,奏凯动坤垠。

左辖官资转,荐恩驿召新。

春江晴漾楚,烟树眇连秦。

忧国心长赤,归朝鬓未银。

中台持宪度,清采肃簪绅。

霄汉瞻依近,江湖梦寐频。

因风深祝愿,早晚画麒麟。

(0)

见落花·其二

风吹犹见影离离,留恋低回欲恨谁。

莫怪来看独惆怅,如今不是故园时。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