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壁丹崖倚碧穹,一壶天地画图中。
青鸾有路三山远,玉洞无尘万虑空。
虚室尚留丹灶冷,灵泉直与海波通。
客游到此应忘返,始觉仙凡迥不同。
翠壁丹崖倚碧穹,一壶天地画图中。
青鸾有路三山远,玉洞无尘万虑空。
虚室尚留丹灶冷,灵泉直与海波通。
客游到此应忘返,始觉仙凡迥不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水画卷,以金精山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崔与之眼中的仙境。首句"翠壁丹崖倚碧穹",形象地刻画了山崖的翠绿和丹红,犹如镶嵌在蓝天之下,显得生机勃勃又庄重华美。"一壶天地画图中"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整个山景比喻为壶中天地,暗示其深远与奇幻。
接下来的两句"青鸾有路三山远,玉洞无尘万虑空",通过青鸾这一神话生物和遥远的三山,表达了山中的超凡脱俗与宁静,以及洞穴的洁净无暇,消除了尘世的忧虑。"虚室尚留丹灶冷,灵泉直与海波通"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修行场所和清澈的泉水,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最后两句"客游到此应忘返,始觉仙凡迥不同",点明了诗人认为,凡人若能至此,必会被这仙境般的景色所吸引,忘记返回尘世,从而体验到仙凡之间的巨大差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与超然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