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缆兰溪岸,开襟柳驿窗。
人争趋夜市,月自浴秋江。
灯火疏还密,帆樯只更双。
平生经此县,今夕驻孤幢。
系缆兰溪岸,开襟柳驿窗。
人争趋夜市,月自浴秋江。
灯火疏还密,帆樯只更双。
平生经此县,今夕驻孤幢。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旅途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夜晚驿站停留时的感受和思考。
“系缆兰溪岸”,设想中的场景是诗人将马拴在兰溪边,夜色中溪水静谧,一种宁静之情油然而生。“开襟柳驿窗”,则是在驿站内,微风吹动窗前垂柳,仿佛能听见叶间细语,既是对自然的亲近感受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
“人争趋夜市”,夜市中人们熙熙攘攘,反映出社会生活的繁华与热闹,但诗人的视角并未沉溺于此,而是在这喧嚣之外寻找宁静。“月自浴秋江”,则是诗人向往自然美景的心境。月亮似乎在清澈的秋夜中沐浴,水波荡漾间,映射出诗人的心灵世界。
“灯火疏还密”一句,既描绘了夜市中的灯光,也可能暗示着驿站内外不同时空的对比。它既是对物质世界的点缀,同时也是时间流转中瞬间美好的捕捉。“帆樯只更双”,则是在这静谧与喧嚣并存的夜晚,诗人心中所期待和向往的自由与远行。
“平生经此县”表明诗人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而是有着一份特别的情感联系。“今夕驻孤幢”,则是在这熟悉的地方,诗人在某个特定的夜晚停留下来,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孤独的驿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微妙的情感交织,以及对生活、自然和旅行体验的深刻领悟。
闽江闽山相对青,照人肝胆寒如冰。
路旁修松夹古桂,风鼓吟髭月随袂。
君来莱衣我独无,此乐不能与之俱。
老夫耄矣君年少,喜见功名将远到。
归欤归欤盍归欤,长途玉汝千金躯。
来秋来作广寒客,相携醉舞红尘陌。
有声且勿吞,有泪且勿倾。
声吞断人肠,泪倾草不生。
万事有反覆,天地终无情。
斩方以为轮,平地生九折。
锻剑使绕指,青萍化为血。
筋骸束未贯,光景电露灭。
我俗竟此曲,此曲能颓山。
奉君一卮酒,已矣当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