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遇雨》
《山中遇雨》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卯酒催归梦,僧房借枕头。

客愁三日雨,山意十分秋。

鸣涧涨还落,凝云去复留。

阳乌肯回翼,高处卜深游。

(0)
注释
卯酒:卯时,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7点,这里指清晨的酒。
僧房:寺庙中的房间,通常指和尚或僧侣居住的地方。
客愁:旅人的忧虑或思乡之情。
阳乌:古人称太阳为阳乌,这里代指太阳鸟。
翻译
卯时的酒唤醒了归乡的梦境,我在僧房借来枕头。
旅途中的忧愁如同连绵三天的雨,山中的秋意显得分外浓厚。
山涧的流水涨满又消退,浮云聚散不定。
希望那太阳鸟肯展翅返回,我将在高处寻找更深远的探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中遭遇秋雨的境况和心情。开篇“卯酒催归梦,僧房借枕头”两句,通过对时间(午后)和环境(寺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外漂泊、借宿于僧房的生活状态。

接着“客愁三日雨,山意十分秋”表达了诗人因连绵的秋雨而生的旅愁,以及对山中秋景的深切感受。这里的“三日雨”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实,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和情怀。

“鸣涧涨还落,凝云去复留”两句则描绘了山中的雨水声响、云雾变化的景象,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最后,“阳乌肯回翼,高处卜深游”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山中雨景,不畏艰险,愿意在高处寻找更深远的地方游历的心境。这里“阳乌”指的是太阳被乌云遮蔽,“肯回翼”则是比喻诗人不畏惧困难,愿意冒险前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秋雨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五马行赠宋舜和之广信

翩翩五马城东隅,车载两轓兼隼旟。

雪晴尘清马蹄健,长鸣跋地当云衢。

汉家太守唐刺史,握节专城殿千里。

古来青史亦吾人,肯使诸公尽专美。

西江望君如望云,驱车跃马无逡巡。

闻道群偷先出境,已识新侯是宋均。

(0)

壬戌元宵应制绝句八首·其八

乾清前殿夜将分,万烛交光绚綵云。

传敕明朝散灯宴,词臣好进劝农文。

(0)

陆仪宾使还过吴省亲

萧史乘鸾去,千秋尚綵衣。

来陪双阙拜,行望五湖归。

故老争先睹,高堂谢夕违。

山迎秋晚翠,门映海东晖。

腰袅金重络,芙蓉画两旂。

舞疑天上别,歌听月中稀。

仙醴频添蚁,宫罗叠送绯。

一尊欢不尽,又逐彩云飞。

(0)

题书堂二小画·其二

蒹葭倚空未老,蓼花被水初红。

我觉蜻蜓得意,翾飞来往薰风。

(0)

季本清给事父母双寿

画帘花暖春云香,金尊酒满蒲萄光。

玉童双歌按清商,门前珠履来成行。

凤生三雏一雏翔,淩历紫清栖柏梁。

两雏膝下斑衣裳,春风对舞送霞觞。

山中之臞炼铅霜,洁身独立遗天常。

槁项黄馘同枯桑,人生七十齐高堂。

腰有绿绶怀银章,俯仰无愧终康强。

滑甘滫瀡供时尝,三山弱水是何方。

(0)

南雄北界南安民以负担为利数起争焉张公汝弼守南安为正疆界而二邦之讼息故诗语及之秋郊观稼

金天高迥霜日晶,原田靡靡黄云平。

老农携馌坐田首,梨枣缀树光晶荧。

儿童笑呼驱鸟雀,落日村巷多欢声。

我行按辔为助喜,感叹欲去还徐行。

前年江南雨连月,百谷烂死秋无成。

去年山东仍苦旱,塍尾兆坼横庚庚。

室中啼呼道傍卧,岂有束穗酬深耕。

今年丰稔信可乐,却思旧日还心惊。

茫茫禹甸极四海,安得是处皆丰盈。

君不见紫瑶草,俱长物,惟有丰年妇子宁。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