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兮降歆,湘君兮并临。
来联翩兮共御,归容与兮同心。
假灵保兮陈辞,鼓南风兮瑶音。
苍梧眺兮极浦,洞庭波兮风雨。
蛟龙蜿兮昼吟,鸾鹄下兮群舞。
睇灵光兮不见,切予心兮愁苦。
垂巍巍兮馀泽,为霖雨兮下土。
瞻有严兮遗像,愿嗣续兮终古。
重华兮降歆,湘君兮并临。
来联翩兮共御,归容与兮同心。
假灵保兮陈辞,鼓南风兮瑶音。
苍梧眺兮极浦,洞庭波兮风雨。
蛟龙蜿兮昼吟,鸾鹄下兮群舞。
睇灵光兮不见,切予心兮愁苦。
垂巍巍兮馀泽,为霖雨兮下土。
瞻有严兮遗像,愿嗣续兮终古。
这首诗《送神》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
开篇“重华兮降歆,湘君兮并临”,以神话传说中的重华帝与湘水之神湘君共同降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来联翩兮共御,归容与兮同心”描绘了众神一同驾临的壮观景象,以及他们和谐共处、心意相通的美好画面。
“假灵保兮陈辞,鼓南风兮瑶音”则展现了祭祀仪式中对神灵的虔诚祈祷与颂歌,通过鼓乐与瑶琴之声表达对神灵的敬意与赞美。随后“苍梧眺兮极浦,洞庭波兮风雨”描绘了祭祀地点的壮丽景色,苍梧山的远眺、洞庭湖的波涛以及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增添了仪式的神秘与庄严感。
“蛟龙蜿兮昼吟,鸾鹄下兮群舞”通过蛟龙的低吟与鸾鸟的舞蹈,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祥和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神灵的庇佑与恩赐。然而,“睇灵光兮不见,切予心兮愁苦”一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对神灵不可见的遗憾与内心的愁苦,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真实动人。
最后,“垂巍巍兮馀泽,为霖雨兮下土”描述了神灵留下的恩泽如同甘霖滋润大地,象征着神灵的庇护与福祉。而“瞻有严兮遗像,愿嗣续兮终古”则表达了对神灵形象的追忆与对传承神灵精神的渴望,希望这种崇高的精神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明日元宵,蔼佳气、清凉金粟。
人道是、史君寿母,宴瑶池曲。
九十春来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
看鳌头、名字未多时,分符竹。
熏宝篆,张银烛。
佳庆事,人人祝。
况平反阴德,在长生箓。
最喜芸香怀玉燕,安排锦帐骑银鹿。
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如天福。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
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
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
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
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
岁岁春来春又去,独有灵台春在。
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
酿成春酒,把杯行乐须再。
见山堂上,画帘卷、犹是清和天气。
绿永江莲,雅称得、瑶丘冰壶标致,名在丹台,籍通紫府,游戏人间世。
三洪华阀,自应生此人瑞。
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
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
管取来年,雪罗风葛,荣被君恩赐。
黑头公相,直须眉寿千岁。
橙黄橘绿佳期,诘朝又报阳来复。
笼葱瑞气,天教蟠绕,名门乔木。
上界仙人,来游西塾,骖鸾跨鹤。
有如椽彩笔,笺天万字,□呈了、琅玕腹。
不愿班行鸣玉。
问君王、再分符竹。
棣华辉映,庭萱春好,举杯相属。
伯氏乘轺,诸公须又,安排除目。
这堆床牙笏,人人道是,太夫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