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欲弥月,心在郊外田。
不如目见之,今朝始欣然。
早苗固已秀,新秧亦芊绵。
都因一雨佳,宁不谢泰元。
谢惟期实耳,欣即虑矜焉。
实励以敬勤,矜祛益惕乾。
园居欲弥月,心在郊外田。
不如目见之,今朝始欣然。
早苗固已秀,新秧亦芊绵。
都因一雨佳,宁不谢泰元。
谢惟期实耳,欣即虑矜焉。
实励以敬勤,矜祛益惕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郊外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实际体验后的喜悦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农田的生机勃勃景象。
首句“园居欲弥月,心在郊外田”表达了诗人长期居住在园中,内心却渴望着郊外田野的宁静与自由。接着,“不如目见之,今朝始欣然”点明了诗人终于有机会亲临郊外,亲眼见到田野的景象,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的几句“早苗固已秀,新秧亦芊绵。都因一雨佳,宁不谢泰元”描绘了农田的美丽景色。早熟的稻苗已经展现出勃勃生机,新生的秧苗也茂盛地生长着。这一切的美好,都是因为一场及时的雨水,让诗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慷慨。
“谢惟期实耳,欣即虑矜焉”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谦逊态度。他深知这一切的美好并非长久之计,而是需要珍惜和维护的。因此,在感到喜悦的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能过于自满,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努力。
最后,“实励以敬勤,矜祛益惕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他鼓励自己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项工作,避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警觉和勤奋,以实现心中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
昔览传心法,知公素学禅。
今游化成寺,使我复思贤。
大舍倾高产,多生结胜缘。
人琴虽已矣,松菊尚依然。
宝地侵苍藓,巍峰柱碧天。
撮衣书久失,砻石像犹全。
境寂遗尘虑,僧闲足昼眠。
欲归情恋恋,缓辔出燕川。
昔年乡赋议兴贤,曾接诸君砚席间。
屈指岁华逾一纪,锦衣怀绶过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