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抱琵琶出玉关,边城从此战车閒。
将军十万横磨剑,不及佳人一破颜。
手抱琵琶出玉关,边城从此战车閒。
将军十万横磨剑,不及佳人一破颜。
这首诗《昭君》由明代诗人祁敕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首句“手抱琵琶出玉关”,以琵琶这一乐器象征着昭君的柔情与才艺,同时点明了她离开故土的背景——玉门关,即古代通往西域的门户。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昭君的个人形象,也暗示了她即将面临的命运和环境的艰苦。
接着,“边城从此战车闲”一句,巧妙地将昭君出塞与边疆的和平联系起来。昭君的远嫁,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命运,更是在国家利益面前的牺牲,她的行动换来了边城的安宁,体现了古代外交策略中以和为贵的思想。
“将军十万横磨剑”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战争场景,暗示了之前边疆的紧张局势。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昭君的一次出塞,却使得这些武器失去了用武之地,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
最后一句“不及佳人一破颜”则表达了对昭君个人魅力的赞美,以及她对和平与和谐所做出的贡献。这句话意在强调,即使十万大军的威严,也无法与昭君一个微笑的力量相匹敌,突出了女性在历史中的独特影响力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艺术化处理,既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悲壮,又反映了国家层面的和平愿望,以及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的特殊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