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涌林外,徙倚溪桥晚。
静碧饮长虹,夕阳在绝巘。
云归洞壑幽,倦鸟望林返。
悠然纵双目,神与目俱远。
策杖涌林外,徙倚溪桥晚。
静碧饮长虹,夕阳在绝巘。
云归洞壑幽,倦鸟望林返。
悠然纵双目,神与目俱远。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漫步于溪桥之上,四周景色宁静而美丽。首句“策杖涌林外”,以行走的动作开篇,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徙倚溪桥晚”则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傍晚时分的溪桥成为画面的中心。
“静碧饮长虹,夕阳在绝巘。”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景象对比,静谧的碧水仿佛在吞饮着横跨其上的彩虹,而夕阳则映照在远处山峰之上,展现出一幅和谐而壮丽的画面。这里通过“饮”字的使用,赋予了静水以生命感,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
“云归洞壑幽,倦鸟望林返。”云朵回归深邃的山谷,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而倦鸟归巢,则是自然界的常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疲惫之后的安宁与归宿感。这两句通过云与鸟的动态变化,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悠然纵双目,神与目俱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他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世界,心灵也随之飞翔,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致的赞美,也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溪边的宁静美景,以及诗人在此情境下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