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尘沙,雨雪日夜深。
三足之乌毛氄飞不远,白昼惨淡成幽阴。
青天冥冥不可睹,水有罔象路有虎。
平民避乱入山谷,编蓬作屋无环堵。
回看故里尽荆榛,野乌争食声怒嗔。
盗贼官军齐劫掠,去住无所容其身。
呜呼,彼苍何日回春阳,北风雨雪断人肠!
北风吹尘沙,雨雪日夜深。
三足之乌毛氄飞不远,白昼惨淡成幽阴。
青天冥冥不可睹,水有罔象路有虎。
平民避乱入山谷,编蓬作屋无环堵。
回看故里尽荆榛,野乌争食声怒嗔。
盗贼官军齐劫掠,去住无所容其身。
呜呼,彼苍何日回春阳,北风雨雪断人肠!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严冬的恶劣环境和战乱带来的民生疾苦。"北风吹尘沙,雨雪日夜深",展现了风雪交加的景象,渲染出凄冷压抑的气氛。"三足之乌"象征太阳,但因天气昏暗,"毛氄飞不远",白昼也变得暗淡无光。"青天冥冥不可睹,水有罔象路有虎",进一步强调了行路之险,人心惶惶。
诗人通过平民"避乱入山谷,编蓬作屋无环堵"的生活状态,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故里尽荆榛,野乌争食声怒嗔",家园荒芜,连乌鸦都为争夺食物而怒吼,画面悲凉。"盗贼官军齐劫掠"揭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人们"去住无所容其身",生活无处安顿。
最后,诗人以"彼苍何日回春阳,北风雨雪断人肠"结句,表达了对春天回归、和平到来的深深期盼,以及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反映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