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其三》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其三》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莲塘倒箭靫,桂影凉霜兔。

平生知音地,地下无尺素。

十夜九作梦,虏乘惊沙度。

时不与我谋,征西枕戈去。

(0)
注释
莲塘:比喻清澈的池塘。
倒箭靫:形容莲叶密集如箭筒倒置。
桂影:月光下的桂花树影。
凉霜兔:比喻明亮而冷清的月光。
知音地:知己相聚的地方。
尺素:古代指书信。
虏:敌人。
惊沙:战乱中的沙尘。
时不与我谋: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征西:向西征战。
枕戈:枕着武器,准备战斗。
翻译
莲叶如箭筒倒置,月光下桂影如霜兔清冷。
此生知己之地,如今却无法再寄信告知。
十夜中有九夜在梦中担忧,敌军趁夜渡过惊沙而来。
命运不顺我意,只得挥戈向西征战而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孤寂的画面,以莲塘和月光下的桂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莲塘倒箭靫"可能是指莲叶如箭筒倒置,形象生动,暗含诗人内心的落寞。"桂影凉霜兔"则借月光下的桂树和霜兔,寓言时光流逝,表达对友人道辅的思念。

"平生知音地,地下无尺素"表达了诗人与道辅之间深厚的友情,惋惜即使在地下也无法再通过书信交流。接下来的"十夜九作梦,虏乘惊沙度",诗人想象自己在梦中与道辅相会,但现实中敌虏侵扰,战争频仍,使得团聚变得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时不与我谋,征西枕戈去"直抒胸臆,感叹时局动荡,个人无法左右命运,只能带着武器远赴边疆,表达了诗人无奈的离别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凄美的边塞怀人诗,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情与壮志。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若士

何来称若士,汎汎起清风。

诗卷留西派,禅心近北宗。

花明丹似女,松老秃如翁。

前日天台去,辛勤折数筇。

(0)

邯郸词

妾家在赵十二逵,夫婿游燕忽若遗。

狂如杨柳飞春絮,拙比班鸠守故枝。

儿时只念嫁人好,嫁得春风还自老。

春风飞扬大道旁,不惜高楼绣纹巧。

绛脂无力泪长流,白蜡能干香暗收。

鸣鸠殷勤相对语,知谁唤晴谁唤雨。

(0)

咏怀十首·其八

均斯大块气,落地有雄雌。

故此同类人,因心别崇卑。

营道日以智,徇欲日以痴。

微哉舜蹠关,君子辨其几。

(0)

咏怀十首·其六

吾闻阴子春,数年一洗足。

又闻何佟之,一日十数浴。

两者倘相逢,微言逝难告。

鹤长非所断,凫短非所续。

道义即深明,启发因流俗。

嗟哉极高言,至死藏心曲。

(0)

夜宿苏长公洗墨池亭戏作

江空草绿酒旗风,半醉黄州烟雨中。

五百年前曾洗墨,依稀犹记雪堂东。

(0)

始兴舟中

石墨画眉春色开,有人江上寄愁回。

转风湾底曾回烛,新妇滩前一咏梅。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