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下斜坡并柳堤,双飞燕子正衔泥。
纷纷风雨春将半,渌涨平湖桥柱低。
却下斜坡并柳堤,双飞燕子正衔泥。
纷纷风雨春将半,渌涨平湖桥柱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却下斜坡并柳堤”,诗人先描述自己行走在斜坡上,并且旁边是成排的柳树和堤坝。这两句通过动词“却”、“下”,传递出一种缓慢而深沉的情绪,同时柳堤的设定增添了一种静谧与柔美。
“双飞燕子正衔泥”,接下来诗人观察到燕子在空中翱翔,并且嘴里衔着泥土。燕子的动态形象,既展现了生机,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因为燕子会在这个季节筑巢。
“纷纷风雨春将半”,第三句诗人转向更宏观的自然景象,描述了春天即将过半时的风雨。这里的“纷纷”形容风雨连绵不断,不仅强调了季节感,也增添了一种迷茫与深远。
“渌涨平湖桥柱低”,最后一句则是对水景的描写,表明湖面上水位升高,到了能够濡湿桥柱的地步。这里的“渌涨”形容水势浩大,“低”字则传递出一种静谧与平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情境描绘,不仅展示了春天初期的自然美景,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感悟。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粉痕轻、谢池泛玉,波暖琉璃初暖。
睹靓芳、尘冥春浦,水曲漪生遥岸。
麝气柔、云容影淡,正日边寒浅。
闲院寂,幽管声中,万感并生,心事曾陪琼宴。
春暗南枝依旧,但得当时缱绻。
昼永乱英,缤纷解佩,映人轻盈面。
香暗酒醒处,年年共副良愿。
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
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
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
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
其言有感触,使我复悽酸。
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
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