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彭湖边吹暮笛,浦云不飞江月黑。
寻常一听自堪悲,况是天涯归梦夕。
江声呜咽如不流,败芦拍岸风飕飕。
刻羽已惊栖雁起,流商还接断猿愁。
馀音如缕凄然久,逐臣迁客皆回首。
城南思妇泣关山,塞北征人怨杨柳。
东舷西舫寂无哗,一片蒹葭带露华。
故园今夜罗浮月,落尽寒梅几树花。
黄彭湖边吹暮笛,浦云不飞江月黑。
寻常一听自堪悲,况是天涯归梦夕。
江声呜咽如不流,败芦拍岸风飕飕。
刻羽已惊栖雁起,流商还接断猿愁。
馀音如缕凄然久,逐臣迁客皆回首。
城南思妇泣关山,塞北征人怨杨柳。
东舷西舫寂无哗,一片蒹葭带露华。
故园今夜罗浮月,落尽寒梅几树花。
这首《闻笛》由明代诗人李贞所作,描绘了夜晚湖边吹笛的情景,以及笛声引发的复杂情感与联想。
首句“黄彭湖边吹暮笛”,以“黄彭湖”点出地点,黄昏时分,湖边响起悠扬的笛声。接着“浦云不飞江月黑”,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略显孤寂的画面,云层未散,江面月色暗淡,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寻常一听自堪悲,况是天涯归梦夕。”这两句直抒胸臆,即使平常的笛声也足以引起悲情,更何况是在远离家乡的夜晚,听到这样的笛声,更添思乡之情。
“江声呜咽如不流,败芦拍岸风飕飕。”江水似乎在呜咽,不再平静流动,岸边枯败的芦苇被风吹得沙沙作响,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刻羽已惊栖雁起,流商还接断猿愁。”笛声中包含的音调让栖息的雁群惊起,猿猴的哀鸣随之而来,仿佛整个自然界都在回应这悲伤的旋律。
“馀音如缕凄然久,逐臣迁客皆回首。”笛声余音袅袅,久久不散,触动了每一个离家远行之人的心弦,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回望故乡。
“城南思妇泣关山,塞北征人怨杨柳。”这两句通过对比,将思妇和征人的形象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东舷西舫寂无哗,一片蒹葭带露华。”船上的乘客安静无声,只有芦苇在露水中轻轻摇曳,与之前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此刻的宁静与孤独。
“故园今夜罗浮月,落尽寒梅几树花。”最后两句将思绪拉回故乡,想象着今夜的月光洒在罗浮山上,寒梅已经凋零,满地落花,寄托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笛声引发的情感波动,以及对故乡、亲人和时光的深深怀念,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