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邑播神鼎,乃在瓯越东。
海滨多脆弱,铁骑如飘风。
龙胡云冉冉,虎斗任嚣宫。
鲸鲵扬其波,鼓鬣争长雄。
嗟哉俎豆区,化为炉灰红。
妻子率旷野,如彼喓喓虫。
愿闻被发人,哭妇复呼翁。
脱身鱼腹里,安能骨肉同。
路人为泪下,岂忍待词终。
朝登西山巅,言采蒲与芎。
飞欲无羽翰,忧心徒忡忡。
雒邑播神鼎,乃在瓯越东。
海滨多脆弱,铁骑如飘风。
龙胡云冉冉,虎斗任嚣宫。
鲸鲵扬其波,鼓鬣争长雄。
嗟哉俎豆区,化为炉灰红。
妻子率旷野,如彼喓喓虫。
愿闻被发人,哭妇复呼翁。
脱身鱼腹里,安能骨肉同。
路人为泪下,岂忍待词终。
朝登西山巅,言采蒲与芎。
飞欲无羽翰,忧心徒忡忡。
这首《七哀》由明代诗人薛始亨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悲凉与动荡的社会图景。诗中以“雒邑播神鼎,乃在瓯越东”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接着,“海滨多脆弱,铁骑如飘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的不稳固和战争的频繁,犹如狂风中的战马,四处奔腾。
“龙胡云冉冉,虎斗任嚣宫”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将敌我双方的激烈对抗比作龙与虎的争斗,充满了紧张与恐怖的气息。“鲸鲵扬其波,鼓鬣争长雄”则以海洋生物的比喻,展现了战争的浩大与无情,鲸鲵在海中掀起巨浪,仿佛在争夺海洋的霸权。
“嗟哉俎豆区,化为炉灰红”一句,诗人感叹曾经繁华的文明之地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如同被烧成红色的炉灰,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妻子率旷野,如彼喓喓虫”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状,如同田野间低鸣的昆虫,凄凉而无助。
“愿闻被发人,哭妇复呼翁”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之情。“脱身鱼腹里,安能骨肉同”则是对战争中亲人分离的无奈与痛苦的深刻揭示。“路人为泪下,岂忍待词终”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与同情,即使不是亲身经历,也感同身受。
最后,“朝登西山巅,言采蒲与芎”似乎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愿望,尽管身处困境,仍怀有一丝希望与坚持。“飞欲无羽翰,忧心徒忡忡”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如同无法飞翔的鸟儿,只能在天空下徘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战争残酷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家庭团圆的强烈渴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明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