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哀》
《七哀》全文
明 / 薛始亨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雒邑播神鼎,乃在瓯越东。

海滨多脆弱,铁骑如飘风。

龙胡云冉冉,虎斗任嚣宫。

鲸鲵扬其波,鼓鬣争长雄。

嗟哉俎豆区,化为炉灰红。

妻子率旷野,如彼喓喓虫。

愿闻被发人,哭妇复呼翁。

脱身鱼腹里,安能骨肉同。

路人为泪下,岂忍待词终。

朝登西山巅,言采蒲与芎。

飞欲无羽翰,忧心徒忡忡。

(0)
鉴赏

这首《七哀》由明代诗人薛始亨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悲凉与动荡的社会图景。诗中以“雒邑播神鼎,乃在瓯越东”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接着,“海滨多脆弱,铁骑如飘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的不稳固和战争的频繁,犹如狂风中的战马,四处奔腾。

“龙胡云冉冉,虎斗任嚣宫”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将敌我双方的激烈对抗比作龙与虎的争斗,充满了紧张与恐怖的气息。“鲸鲵扬其波,鼓鬣争长雄”则以海洋生物的比喻,展现了战争的浩大与无情,鲸鲵在海中掀起巨浪,仿佛在争夺海洋的霸权。

“嗟哉俎豆区,化为炉灰红”一句,诗人感叹曾经繁华的文明之地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如同被烧成红色的炉灰,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妻子率旷野,如彼喓喓虫”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状,如同田野间低鸣的昆虫,凄凉而无助。

“愿闻被发人,哭妇复呼翁”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之情。“脱身鱼腹里,安能骨肉同”则是对战争中亲人分离的无奈与痛苦的深刻揭示。“路人为泪下,岂忍待词终”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与同情,即使不是亲身经历,也感同身受。

最后,“朝登西山巅,言采蒲与芎”似乎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愿望,尽管身处困境,仍怀有一丝希望与坚持。“飞欲无羽翰,忧心徒忡忡”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如同无法飞翔的鸟儿,只能在天空下徘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战争残酷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家庭团圆的强烈渴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明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介绍

薛始亨
朝代:明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猜你喜欢

记事八首·其五

羽檄连朝震玉阶,画船犹自织秦淮。

登陴寥落城乌坐,拒马惟催栅满街。

(0)

读嘉郡诸先生集十二首·其五黄门许先生相卿

黄门秉冲德,稍一登廊庙。

徵彼恬淡操,乃在熙和调。

性灵不藉雕,咳唾清自肖。

龙旌时见招,豹隐永呼啸。

敢以长者言,拘文论年少。

(0)

赠吴眺雪

家在天都第九峰,白云常绕翠芙蓉。

杖藜欲问经行地,春雨莓苔认鹤踪。

(0)

长至后三日大雪

白年急景笑蹉跎,一线长添得几何。

麦种未青方破甲,梅稍先白已交柯。

天昏土屋鸡栖早,岁俭瓶粮雀耗多。

似报明年秋熟好,不愁寒压老渔蓑。

(0)

舟居

一帆无定指,聊得避纷纭。

水宿常疑雨,山明更喜云。

酒情须午过,暖意近春分。

自活炉中火,花前不敢熏。

(0)

春阴

十日春阴断客行,碧莎如发傍阶生。

樱桃落尽鸟飞去,独坐虚堂风雨声。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