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秋二首·其二》
《感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岁事催人事,荣心伴客心。

鸾骖收画扇,螳臂感瑶琴。

夕露繁将滴,朝云薄亦阴。

金貂寓直省,潘兴转难任。

(0)
注释
岁事:岁月。
催:催促。
人事:人间事务。
荣心:荣耀之心。
伴:伴随。
客心:旅人的心。
鸾骖:华丽的鸾鸟驾驭的车马。
收:收起。
画扇:画扇。
螳臂:螳螂的臂膀。
感:触动。
瑶琴:瑶琴。
夕露:夜晚的露水。
繁:繁多。
滴:滴落。
朝云:早晨的云彩。
薄:稀薄。
阴:阴沉。
金貂:指贵官的服饰。
寓直省:在宫中值勤。
潘兴:这里可能指潘岳,古代官员,此处泛指有忧虑的官员。
转:更加。
难任:难以承担。
翻译
岁月催促着人间事,荣耀之心伴随着旅人的心。
华丽的鸾鸟驾驭的车马收起画扇,螳螂的臂膀却能触动瑶琴的弦音。
夜晚的露水繁多将要滴落,早晨的云彩稀薄也显得阴沉。
身居高位的官员在宫中值勤,潘兴的忧虑和责任更加沉重。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古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以及秋天景象的感慨。从“岁事催人事,荣心伴客心”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人生感悟,岁月在不经意间推动着人们事业和情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常常与个人的荣辱和旅途中的孤独相伴随。

“鸾骖收画扇,螳臂感瑶琴”则描绘了一种秋日的静谧景象。鸾骖是古代一种用美丽羽毛装饰的扇子,此时它被收起,可能暗示了夏日的繁华已过,而螳臂比喻瑶琴(一种弓形的古代弦乐器)的细腻和精致,或许在诉说着秋天里某种淡淡的忧伤。

“夕露繁将滴,朝云薄亦阴”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露水在傍晚时分就已经饱满,预示着即将滴落,而清晨的云彩又是那么的稀薄且阴沉,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感伤。

最后,“金貂寓直省,潘兴转难任”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心声。金貂是一种价值昂贵的皮毛,用以比喻高档的住所,而“潘兴”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某位朋友,表达了面对繁重的责任和艰难的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热河三十六景诗·其十三南山积雪

图画难成丘壑容,浓妆淡抹耐寒松。

水心山骨依然在,不改冰霜积雪冬。

(0)

营夜南望北斗

碧琉璃界四垂边,渐觉云低欲到天。

为问北来行近远,果然北斗挂南川。

(0)

雨过锡山

轻云冉冉雾弯环,细雨丝丝羃远山。

画舫青帘开晓坐,平波漫衍白鸥閒。

(0)

铁瓮城

万里晴江拥舳舻,城高铁瓮接康衢。

遗铭欲探华阳迹,旧宅难寻海岳图。

半面烟岚雄北固,一方形势控东吴。

龙舟漫道巡行盛,多恐深居政未敷。

(0)

试中泠泉

缓酌中泠水,曾传第一泉。

如能作霖雨,沾洒遍山川。

(0)

驻跸大凌河

归骑云屯向晚过,升平笳吹动铙歌。

光摇幕火繁星灿,影暗旗风野雾多。

兵气已销沙右所,军声犹壮大凌河。

丰京老将还能说,曾记前途自倒戈。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