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埋马足,人事如鼎沸。
朝餔尚不厌,何暇论身计。
北山十里近,云色带阴翳。
日日在目前,无由谢城市。
尘埃埋马足,人事如鼎沸。
朝餔尚不厌,何暇论身计。
北山十里近,云色带阴翳。
日日在目前,无由谢城市。
这首诗名为《城中见山》,是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却能从繁忙的人事中抽离,偶得一瞥远处山色的情景。
首句“尘埃埋马足,人事如鼎沸”,以尘土遮蔽马蹄和人事如同沸腾的鼎形容都市的喧嚣与忙碌,形象地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热闹。接着,“朝餔尚不厌,何暇论身计”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压力,人们忙于日常饮食,甚至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长远规划或生活意义。
后两句“北山十里近,云色带阴翳。日日在目前,无由谢城市”,则转而描写远处山色的宁静与美丽。尽管山就在眼前,但因身在喧嚣的城市之中,难以真正享受这份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宁静之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反映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既展现了都市的繁华与忙碌,也流露出对自然宁静之美的渴望。
我昔孤山访遗躅,春暖西湖泛晴渌。
山头草树不荒凉,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庐结构完,长吏频顾惊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归曾秉烛。
先生自乐味道腴,此怀何尝忘不足。
惟当吟咏苦嚘咿,役扰心兵削肌肉。
诗成又复恐惊世,辄毁不使相誊录。
谁知造化难尽藏,千古骚坛传妙曲。
亦有遗墨落人间,留在剡藤并楚竹。
见其瘦硬想其人,似对灵均餐落菊。
紫阳基下学,象山明自然。
支离与径捷,彼此尝交镌。
百年公论定,毕竟谁为偏。
昔闻昌黎语,轲死失其传。
皇极久不建,西教擅吾权。
投人剧妖冶,落网无愚贤。
孰辨真顽空,拘肆成痴颠。
良心一以溺,作圣何由缘。
二程开兴运,勠力扫腥膻。
涵养须用敬,致知学攸先。
神功合内外,彝训肃昭宣。
谁哉乐易简,径欲遗陈编。
自然岂不贵,无乃流于禅。
孤风邈难嗣,缺月澹寒川。
近来白沙老,应执九原鞭。
缅思原泉句,今昔几尼渊。
宁知下学功,是水可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