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中见山》
《城中见山》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古风

尘埃埋马足,人事如鼎沸。

朝餔尚不厌,何暇论身计。

北山十里近,云色带阴翳。

日日在目前,无由谢城市。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城中见山》,是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却能从繁忙的人事中抽离,偶得一瞥远处山色的情景。

首句“尘埃埋马足,人事如鼎沸”,以尘土遮蔽马蹄和人事如同沸腾的鼎形容都市的喧嚣与忙碌,形象地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热闹。接着,“朝餔尚不厌,何暇论身计”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压力,人们忙于日常饮食,甚至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长远规划或生活意义。

后两句“北山十里近,云色带阴翳。日日在目前,无由谢城市”,则转而描写远处山色的宁静与美丽。尽管山就在眼前,但因身在喧嚣的城市之中,难以真正享受这份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宁静之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反映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既展现了都市的繁华与忙碌,也流露出对自然宁静之美的渴望。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感怀诗·其十一

老聃良不死,昨日始著书。

居今苟阅世,临渊语非虚。

吾师有屈伸,任道为卷舒。

薄阴蔽明月,千古清光垂。

(0)

感怀诗·其四

神女隐巫山,重帏罩烟雾。

咳唾堕珠玉,云雨随矩步。

渚宫积妖冶,恩幸怨迟暮。

襄王无正梦,宋玉虚成赋。

(0)

再次韵

济时勋业已无成,堆案图书境界清。

黄落素秋归社燕,绿阴朱夏语流莺。

宦情自向衰年薄,山色还同故国明。

混迹渔樵真吏隐,日携吴酒对君倾。

(0)

题林君复二帖用坡韵

我昔孤山访遗躅,春暖西湖泛晴渌。

山头草树不荒凉,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庐结构完,长吏频顾惊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归曾秉烛。

先生自乐味道腴,此怀何尝忘不足。

惟当吟咏苦嚘咿,役扰心兵削肌肉。

诗成又复恐惊世,辄毁不使相誊录。

谁知造化难尽藏,千古骚坛传妙曲。

亦有遗墨落人间,留在剡藤并楚竹。

见其瘦硬想其人,似对灵均餐落菊。

(0)

次韵姚公绶舟中夜话

银烛楸枰对弈棋,乌丝茧纸更题诗。

月明邻舫人眠早,鼓绝江城漏下迟。

断饮顿忘犀首乐,放怀偏笑虎头痴。

朝来欲别应难别,未了山中笋蕨期。

(0)

自励·其三

紫阳基下学,象山明自然。

支离与径捷,彼此尝交镌。

百年公论定,毕竟谁为偏。

昔闻昌黎语,轲死失其传。

皇极久不建,西教擅吾权。

投人剧妖冶,落网无愚贤。

孰辨真顽空,拘肆成痴颠。

良心一以溺,作圣何由缘。

二程开兴运,勠力扫腥膻。

涵养须用敬,致知学攸先。

神功合内外,彝训肃昭宣。

谁哉乐易简,径欲遗陈编。

自然岂不贵,无乃流于禅。

孤风邈难嗣,缺月澹寒川。

近来白沙老,应执九原鞭。

缅思原泉句,今昔几尼渊。

宁知下学功,是水可澄鲜。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