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宝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将临戎行。

二年孟春果来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师急赴敌,昼夜不息趋战场。

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朝廷又选益经略,三幕贤俊务所长。

或取李悝备边策,或欲五道出朔方。

仲夏科民挟弓矢,季冬括驴赍道粮。

官军未进复犯塞,搴旗杀将何倡狂。

遂令士卒愈沮气,欲使乘障胆不张。

我愿助画迹且远,侧身西望空凄凉。

庶几一言可裨益,临风欲寄鸟翼翔。

所宜畜锐保城壁,转馈先在通行商。

守而勿追彼自困,境上未免小夺攘。

譬如蚊虻噆肤体,实于肌血无大伤。

此言虽小可喻远,幸公采用不我忘。

诚知公虑若裴度,圣上听用同宪皇。

当时岂不历岁月,犹且众镇未陆梁。

况今鹰犬乏雄勇,便拟驰骋徒苍惶。

且缓须时励犀卒,终期拉朽功莫当。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表达了对西夏叛乱时期军事策略的反思和建议。诗中描述了宝元元年和二年西夏入侵的情景,指出军队疲惫、指挥失误导致了两次战役的失败。诗人建议应积蓄锐气,固守城池,保障后勤供应,不必急于追击,让敌人陷入困境,如同蚊虻叮咬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他还赞赏了朝廷选拔贤能将领和制定策略的努力,希望自己的意见能被采纳,以达到最终的胜利。

诗中运用比喻,如“蚊虻噆肤体”,形象地说明了战争中的战术,体现了梅尧臣对战略的深思熟虑。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军事智慧和战略考量的寄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军事领导者的期待。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苏轼雨竹图

叶密雨偏重,枝垂雾不消。

会看晴日后,依旧拂云霄。

(0)

自过江至常州府杂咏四首·其四

延陵曙色阑,意与渚田宽。

人尽农桑力,文风表里观。

(0)

太湖春涨

震泽春深涨碧漪,静涵天影漾玻璃。

遥增越峤千寻阔,顿减吴山数尺低。

红泛落花通别浦,绿含芳草漫长堤。

钓舟昨夜归来晚,没却渔矶路亦迷。

(0)

秋兴五首和惜馀女士元均

燕支门巷雨萧萧,诗思牵人过灞桥。

韩掾异香传绝代,谢家别梦隔明朝。

从知弱柳情难系,犹有残荷露未凋。

旧恨新愁付棋局,山深看煞烂柯樵。

(0)

秋闺怨

飒飒金风恨转催,月明霜冷傍妆台。

解吟画壁蛩添唧,叶卜金钱菊又开。

翡翠衾单思正邈,芙蓉帐暖梦初回。

天涯极目排云雁,不见多情一字来。

(0)

雁字

佣书岂为稻粱谋,鸟迹原来翰墨俦。

半札题残烟渚月,几行书破碧天秋。

到来远带征人信,看去长萦少妇愁。

自是斯文多羽翼,五云高处任悠悠。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