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有一尺绢,已为身上衣。
自织清溪蒲,团团手中持。
朝寻麦陇去,暮汲水泉归。
无人不看妾,不使见蛾眉。
妾有一尺绢,已为身上衣。
自织清溪蒲,团团手中持。
朝寻麦陇去,暮汲水泉归。
无人不看妾,不使见蛾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苦女子的生活境况与坚韧品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日常劳作与内心世界。
“妾有一尺绢,已为身上衣。” 开篇即点明了女子生活之艰辛,她仅有的布料,甚至不足以覆盖全身。“自织清溪蒲,团团手中持。” 女子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选择了自力更生,亲手编织蒲草,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一细节体现了她的勤劳与独立精神。
“朝寻麦陇去,暮汲水泉归。” 日复一日,女子早出晚归,辛勤地在麦田劳作,又到泉水边汲取生活用水。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她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不易与艰苦。
“无人不看妾,不使见蛾眉。” 最后一句则揭示了社会对这位贫苦女子的偏见与误解。尽管她日以继夜地劳作,但人们却只注意到她的外貌而非其内在的努力与坚韧。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阶层观念的讽刺,也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贫苦女子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底层女性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风貌,展现了她们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葵足祇自卫,焉能拟乔松。
畏途更百险,栖迷竟何功。
盛际图报艰,縻禄叨釜钟。
徘徊掖垣曙,期吐尺寸胸。
终惭宝燕石,高飞谢群雄。
顾兹黑子地,渺渺南溟中。
阃制籍良翰,灵威撼龙宫。
夷丑顿屏息,勋名日跻崇。
我归复奚虞,于耜惟明农。
西山倚翠壁,鼓缶酬徒庸。
精粗本同贯,治圃如治邦。
雨晹卜丰歉,畎亩随南东。
岂曰计口腹,伐檀企遐踪。
多君吉甫诵,穆如惠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