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人薪巨松,童山八百里。
世无奚超勇,惆怅渡易水。
滦人薪巨松,童山八百里。
世无奚超勇,惆怅渡易水。
此诗描绘了一种雄浑壮阔的山林景象,"滦人薪巨松"表现了人物在高大如巨松般的树木旁砍柴的情形,"童山八百里"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片连绵不断的山峦。然而诗人的心中并未洋溢着对这壮丽景色的赞叹,反而是"惆怅渡易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在这里,"世无奚超勇"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英雄人物不再出现的一种感慨。奚超,历史上的名将,以勇猛著称,但现在却是“世无”,表明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英杰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英雄时代的渴望。同时,这种山水之间的情感流露,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随事迁”的艺术特点。
苍耳婴末疾,浴兰殊未解。
枲耳传愈风,及秋始堪采。
惟昔沙塞阴,偶从羊负来。
葡萄安石榴,安可同语哉。
鸡雍与豨苓,适用即为贵。
何必黄金盘,磊落荐滋味。
老人学道破诸妄,犹有尘缘为疾恙。
安得澡身并澡心,使我有意烟霞上。
静夜收众响,南轩卧虚寂。
繁星粲文具,初月悬星璧。
流萤急自照,露华重已滴。
鬼神颇虚无,触事生惨戚。
儿童戏相惊,庭有玄冠客。
夜久待不来,微风动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