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刘南伯二首·其一》
《次韵刘南伯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晓来庭竹碎秋声,令我思君重怆情。

三画当年曾擅价,五言今去合知名。

赋归已荷因风寄,酾藇终期对月倾。

但愿官军破骄敌,不妨淮海寄馀生。

(0)
翻译
清晨庭院竹叶声断续,唤起我对你的深深思念和悲伤情绪。
回忆起往昔你曾以三字诗闻名,如今五言诗也该让你声名远播。
虽然已经通过风传递了归乡的信息,但我期待能与你在月下畅饮。
只愿官军能打败骄横的敌人,即使在淮海之地度过余生也无妨。
注释
晓来:清晨。
庭竹:庭院中的竹子。
碎秋声:断续的秋声。
令:使。
思君:想念你。
重怆情:深深的悲伤情绪。
三画:三字诗。
曾擅价:曾经很有名气。
五言:五言诗。
合知名:应该名声大噪。
赋归:归乡的信息。
荷因风寄:通过风传递。
酾藇:饮酒。
终期:期待。
对月倾:月下畅饮。
官军:官府的军队。
破骄敌:打败敌人。
淮海:淮海地区。
寄馀生:度过余生。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与对国事的关切结合的诗歌。开篇"晓来庭竹碎秋声,令我思君重怆情"两句,通过早晨庭院中竹叶所发出的清脆声音,引起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沉怀念。这里的“思君”二字蕴含着浓厚的情感。

接着"三画当年曾擅价,五言今去合知名"两句,则是诗人回忆过去自己在文学上的一些成就和对当前文学创作的自信。其中,“三画”、“五言”分别指代古体诗和绝句等形式,而“擅价”则表示诗人的作品曾被重视过,"合知名"意味着现在的作品同样会为人所熟知。

下半首"赋归已荷因风寄,酾藇终期对月倾",则是诗人表达了将自己的心意通过诗歌寄托给远方的人,并且希望能够在生命结束前实现某种文学上的追求或理想。

最后两句"但愿官军破骄敌,不妨淮海寄馀生",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个人命运的期许。诗人表达了希望政府军队能够击败那些傲慢的敌人,同时也为自己的余生祈愿能在淮河之南平静地生活。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展现了一位士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意境。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有警示训·其二

种种心生种种危,急须毒手下钳槌。

要令独坐空斋里,打出人间万弩围。

(0)

送刘元思倅三山

碧玉峰前诏趣回,雅知金耀要清才。

彯缨即盍班行去,岸帻还因便养来。

丽句时应梦池草,安书日可到庭槐。

府公况是深知己,引领同看禁苑梅。

(0)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其二

乍可轮生角莫驰,蓑衣好在不妨披。

相寻日月急如箭,休笑尘埃钝似椎。

老去诗篇多感慨,古来书卷几兴衰。

箪瓢乐处虽难会,却是知之亦好之。

(0)

方遣三山学记仍寄径山文字笔砚稍宽梁秘阁忽送金钟千颗此吾乡名品也·其二

虽云莆荔胜闽中,诸品如今未改容。

寄语宋香陈紫辈,还他先进是金钟。

(0)

洗石蒲作

似发青蒲石顶鲜,与奴疏剔换青泉。

莫嫌水部寒贫气,聊结涪翁潇洒缘。

昼永久看云独立,夜寒略对月还眠。

焚香弄镜皆书味,时有新诗入续编。

(0)

梯飙遣惠菊糕且以铁壁和篇与兰闱魁卷示教戏用前韵以谢

诗来已似风敲竹,饤巧还如雪糁花。

便把菊杯邀酒伴,谁将糕字问吟家。

独怜卷上文成锦,却守琴边鬓欲华。

饱听溪干人颂咏,凫归早早进三麻。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