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
微风从东来,清洛摇春漪。
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
暖日丽花草,微云渡南溪。
高丘者谁子,断裂岗前碑。
当年岂不伟,泯泯今谁知。
老翁驱牛耕,坟草半已犁。
功名但若此,达士观如遗。
饮酒复饮酒,劝君无复辞。
人生百无益,惟有饮庶几。
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
微风从东来,清洛摇春漪。
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
暖日丽花草,微云渡南溪。
高丘者谁子,断裂岗前碑。
当年岂不伟,泯泯今谁知。
老翁驱牛耕,坟草半已犁。
功名但若此,达士观如遗。
饮酒复饮酒,劝君无复辞。
人生百无益,惟有饮庶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感春十三首(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春日游玩之乐、怀旧念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的诗。
首先,“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两句,将南山比作美丽的佳人,其秀丽之色足以慰藉诗人的思绪。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喜爱和赞美。
接着,“微风从东来,清洛摇春漪”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微风轻拂而过,清澈的洛水在春天的阳光下波光粼粼,显得格外宁静和谐。
“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骑马出游的愉快心情。悠悠之态,彰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
“暖日丽花草,微云渡南溪”一句,继续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美丽。阳光下的花草竞相开放,而远处的南溪上则有轻柔的云朵漂浮其上,景色宜人。
然而,从“高丘者谁子,断裂岗前碑”一句开始,诗人的情感发生了转变。这两句似乎是在提问那个曾经在高丘建造墓葬的人是谁,以及那些石碑的断裂,都昭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当年岂不伟,泯泯今谁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今天这些伟业已经无人问津的感慨。"岂不伟"是对往昔英勇事迹的赞叹,而"泯泯今谁知"则流露出一种历史被遗忘的哀愁。
“老翁驱牛耕,坟草半已犁”一句,转而描写了一位老人在田间耕作的情景。这里的老翁和他的牛,以及已经翻耕过一半的墓地草丛,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功名但若此,达士观如遗”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功业与声名的看法。即便是曾经的伟绩,现在也只剩下一些遗迹供人凭吊。而"达士观如遗"则强调了这些往事对于智者来说,不过是一种历史的遗留。
最后,“饮酒复饮酒,劝君无复辞”以及“人生百无益,惟有饮庶几”两句,则是诗人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这种感慨中,诗人似乎在劝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小欢喜,如同饮酒一样,不必过分计较。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春游情怀,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时间的无情、历史的沧桑以及人生短暂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