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忝开元供奉班,君恩全护放还山。
诸公纵欲俎豆汝,老子安能笔砚间。
试拂毛锥嗟已秃,便扶灵寿亦何颜。
回头猿鹤休相笑,犹胜周颙去不还。
曾忝开元供奉班,君恩全护放还山。
诸公纵欲俎豆汝,老子安能笔砚间。
试拂毛锥嗟已秃,便扶灵寿亦何颜。
回头猿鹤休相笑,犹胜周颙去不还。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朝廷恩惠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生活境遇的一种无奈与自嘲。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处境,既表现了对君恩的铭记,也抒发了对个人生涯中不可抗力变化的无奈。
"曾忝开元供奉班,君恩全护放还山"两句,表明诗人在开元年间曾经担任过一定的官职,是朝廷恩泽的受惠者,这份恩情如同护佑,使他得以平安回到家乡。
接下来的"诸公纵欲俎豆汝,老子安能笔砚间"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诸公"指的是那些有权势的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而"老子"则是诗人自谦之词,他自己只能在笔砚之间忙碌,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小。
"试拂毛锥嗟已秃,便扶灵寿亦何颜"一句,更深化了这种无奈。诗人通过试图整理已经稀疏的头发来比喻自己的老态,同时也在反问自己即使依靠长寿之物,也是何等的苍老模样,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流逝与个人无法抗拒的衰老。
最后两句"回头猿鹤休相笑,犹胜周颙去不还"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诗人通过比喻自己如同回头望见猿鹤在一起欢笑,而不是像周颙那般执迷不悟,一去不返,这也许是在暗示,即便是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保持一份超然的心境或许更为重要。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生活的观察,表现了个人的微小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及面对不可抗力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