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朗上人归庐山时来游罗浮不果》
《送朗上人归庐山时来游罗浮不果》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古风

上人去住何曾定,远望浮云相隐映。

白足深知出世尘,玄心祇自悬明镜。

昔到罗浮匪学仙,今归匡庐亦偶然。

葛洪鍊食终成幻,远公遗迹尚留缘。

迢遥似阻阴山雪,潺湲且弄西江月。

卓锡他年肯更来,看取梅花几树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名为朗上人的僧侣归返庐山的送别场景,以及对其过去游历罗浮山未果的追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上人行踪不定、与浮云相映的飘逸形象,以及其深谙世事、心如明镜的高洁心灵。

“上人去住何曾定”,开篇即点出上人行踪无常,如同浮云般难以捉摸。“远望浮云相隐映”进一步渲染了上人行迹的飘渺与神秘。“白足深知出世尘,玄心祇自悬明镜”,通过“白足”和“玄心”的形象,表达了上人超脱世俗、内心澄明的境界。“昔到罗浮匪学仙,今归匡庐亦偶然”,诗人回忆上人过去虽至罗浮山,却非为求仙问道,如今归返庐山也纯属偶然,体现了上人的随性与淡泊。

“葛洪鍊食终成幻,远公遗迹尚留缘”,借用了葛洪炼丹成幻与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遗迹犹存的典故,暗喻上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虽或有虚幻之感,但其精神传承与影响却依然存在。“迢遥似阻阴山雪,潺湲且弄西江月”,以阴山雪与西江月为喻,描绘了上人行迹的遥远与超凡脱俗,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卓锡他年肯更来,看取梅花几树开”,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上人未来可能再次造访的期待,以及对梅花盛开景象的想象,寄寓了对上人回归后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上人行迹、心境及过往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以及诗人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临行阿锁欲尽写前诗凡十一首既而色有未满曰:『斯语太文妾不用此可为别制数章取数月来情事综迹历历于心者谱之勿诳勿艳勿誉妾姿艺如一语有犯即罚君一杯』余曰『固然但每诗成而卿以为可亦引满赏此何如』一笑许诺遂口占为下酒十六首·其七

密订欢期几日前,自将金钏治盘筵。

心嫌阿母叨叨问,只说郎来是偶然。

(0)

试后归舟杂兴·其二

移樯柳外游鸣蜩,自课抄书日几条。

地主赠行虾与扇,船丁炊具蛙为瓢。

频煎疟药承新露,欲泼真茶俟早潮。

俗客不来幽事办,病夫无意动归桡。

(0)

喜罗仙至

桃根持楫渡江来,奁具亲携玉镜台。

小别丰容看较瘦,浪传情事见先猜。

微闻密坐芝兰息,细验重襟豆蔻胎。

整掠云鬟照秋水,莲花羞对妙鬘开。

(0)

清平乐·其一

蜂黄渐褪。蝶也无多粉。试向落红重借问。

剩得几番风信。和春见了还羞。朝朝不上帘钩。

今日送春归去,莫教莺燕遮留。

(0)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其十五终献

冯蠵鼓舞忻且抃,蜿蜒嬉游隐复见。

群灵百怪欻变幻。

神载歆兮示昭鉴,福我君兮寿无算,爵终奠兮诚靡间。

(0)

寓楞伽寺二首·其一

楞伽山寺郁楼台,湖水临窗天镜开。

岩下疏松池上竹,清音日夕静中来。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