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和·其二》
《十和·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盛德能容人有技,忮心尤忌士知名。

训狐声厉憎韩子,鹦鹉才高累祢平。

斑特隐君几负局,塞鸿奴辈不烦坑。

客来林下温前话,尚得山翁掩耳惊。

(0)
注释
盛德:宽宏大量。
忮心:嫉妒心。
士知名:有名望的士人。
训狐:训导狐狸。
憎韩子:厌恶韩子(韩非子,法家代表人物)。
鹦鹉才高:鹦鹉般的才智。
累祢平:使祢衡受累(祢衡,东汉名士,因才高被曹操羞辱)。
斑特:斑鸠。
负局:逃脱危险。
奴辈:群体。
坑:陷害。
客来:来访者。
林下:树林中。
山翁:山野老翁。
掩耳惊:惊讶地捂住耳朵。
翻译
宽宏大量的人能接纳他人才华,但嫉妒心特别会针对有名望的士人。
训导狐狸时的严厉声音让人厌恶韩子,像鹦鹉般才智出众却使祢衡受累。
斑鸠隐藏在君王身边几乎逃脱了危险,而塞外的鸿雁族群不必担心被坑害。
来访者在树林中重温旧事,山翁听到这些依然会惊讶地捂住耳朵。
鉴赏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开篇“盛德能容人有技”一句,通过“盛德”的提及,暗示了一种宽厚的品格,这种品格能够包容他人的技艺或才能,但紧接着的“忮心尤忌士知名”则流露出一种对那些心怀忌妒、嫉贤Fear of talented people的心态的批评。诗人似乎在表达,真正的德行不仅仅是包容,更应当是超越这种忌妒之心。

中间两句“训狐声厉憎韩子,鹦鹉才高累祢平”运用了古代典故,通过对历史人物或动物的描写,强化了上述情感的表达。其中,“训狐”和“憎韩子”可能指的是某种权力或势力的压迫,而“鹦鹉才高累祢平”则是对才能出众但遭遇不幸者的同情。

接下来的“斑特隐君几负局,塞鸿奴辈不烦坑”两句,诗人似乎在描绘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对于那些不得志或未能展现自我才能的人的情感共鸣。

最后,“客来林下温前话,尚得山翁掩耳惊”则是对某种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林下与客人交谈,享受着那份恬淡,而“尚得山翁掩耳惊”的描写,则显示出即便是在这宁静之中,也时刻担忧着外界可能带来的扰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借鉴,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才能遭遇不幸以及内心的平和向往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泰和八景·其六田东暮雨

戴笠出东郊,白云如海涛。

前村风雨急,溪水晚来高。

(0)

筑堤谣·其四

哀哀精卫鸟,东飞复西飞。

填得海波浅,愁杀弄潮儿。

(0)

东园杂兴·其三

扫地夕阴满,把杯江月生。

绿蕉三五叶,先已著秋声。

(0)

咏子规

富贵花深谁肯归,痴心啼到月华西。

秋风黄落千山叶,正好啼时却不啼。

(0)

东园对竹·其一

去年移竹比儿长,今岁抽梢已过墙。

不待伶伦裁律管,自有天声谐凤凰。

(0)

道士归茅山·其二

短短疏衣剪鹤翎,日长唯诵蕊珠经。

山中别去须相忆,不寄黄精寄茯苓。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