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沙一死固堪伤,千载修名实未亡。
举国无人君不悟,斯文有幸日争光。
谗言枉以艾萧恶,正论终归兰芷香。
解印欲辞罗水去,祇倾罗水奠离觞。
怀沙一死固堪伤,千载修名实未亡。
举国无人君不悟,斯文有幸日争光。
谗言枉以艾萧恶,正论终归兰芷香。
解印欲辞罗水去,祇倾罗水奠离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鄂所作的《汨罗庙》,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怀沙一死固堪伤"直接触及了屈原投江自尽的悲剧,流露出哀伤之情。接着,诗人认为屈原的美德和声誉虽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千载修名实未亡",强调了他的精神永存。
"举国无人君不悟"一句揭示了屈原悲剧的深层原因,即君王未能理解他的忠贞与智慧。然而,诗人认为这种困境反而让屈原的文学成就得以彰显,"斯文有幸日争光",表明了屈原的作品在后世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谗言枉以艾萧恶,正论终归兰芷香",通过对比,赞美了屈原的清白和正直,即使遭受诽谤,其人格如兰芷般芬芳,真理终将被时间证明。
最后,诗人想象屈原解印离去的情景,"解印欲辞罗水去",并以"祇倾罗水奠离觞"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凭吊,以酒祭奠,寄托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对屈原的评价既惋惜又敬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高的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