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汨罗庙》
《汨罗庙》全文
宋 / 赵希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怀沙一死固堪伤,千载修名实未亡。

举国无人君不悟,斯文有幸日争光。

谗言枉以艾萧恶,正论终归兰芷香。

解印欲辞罗水去,祇倾罗水奠离觞。

(0)
翻译
为屈原投江自尽实在令人悲痛,千百年来他的高尚名声并未消亡。
全国上下无人理解君王,文人贤士的美德在日复一日中发扬光大。
恶意的诽谤如同艾草和萧条,终究无法掩盖公正言论的芬芳。
他解下官印准备离开,只在罗水边设宴以酒祭奠离别之情。
注释
怀沙:指《楚辞·九歌·怀沙》, 屈原的作品。
固:本来。
堪:值得。
伤:悲伤。
修名:美好的名声。
亡:消失。
举国:全国上下。
君:君王。
悟:理解。
斯文:指有教养的人,这里特指文人。
幸:幸运。
争光:发扬光大。
谗言:恶意的诽谤。
枉:无端。
艾萧:比喻不幸或困苦。
恶:恶劣。
正论:公正的言论。
兰芷:兰花和白芷,象征高洁。
香:芬芳。
解印:解下官印。
辞:告别。
罗水:地名,可能指湘江(古人常以湘水代指屈原)。
奠:祭奠。
离觞:离别之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鄂所作的《汨罗庙》,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怀沙一死固堪伤"直接触及了屈原投江自尽的悲剧,流露出哀伤之情。接着,诗人认为屈原的美德和声誉虽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千载修名实未亡",强调了他的精神永存。

"举国无人君不悟"一句揭示了屈原悲剧的深层原因,即君王未能理解他的忠贞与智慧。然而,诗人认为这种困境反而让屈原的文学成就得以彰显,"斯文有幸日争光",表明了屈原的作品在后世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谗言枉以艾萧恶,正论终归兰芷香",通过对比,赞美了屈原的清白和正直,即使遭受诽谤,其人格如兰芷般芬芳,真理终将被时间证明。

最后,诗人想象屈原解印离去的情景,"解印欲辞罗水去",并以"祇倾罗水奠离觞"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凭吊,以酒祭奠,寄托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对屈原的评价既惋惜又敬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高的文化情怀。

作者介绍

赵希鄂
朝代:宋

赵希鄂,太祖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九)。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知湘阴县。事见清光绪《湘阴县图经》卷九。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十

新城斗绝枕东危,甲士千人足指麾。

壁外波涛空日月,城头忽竖海王旗。

(0)

恨诗二首·其二

误落青乌计,真成黄鸟哀。

隋珠弹燕雀,宝剑失风雷。

文武今宵尽,乾坤此日颓。

吾方从汝去,安事制麻衰。

(0)

甫里天随寺

偶过白莲院,为寻绿鸭池。

僧开虫罥户,人到鸟惊枝。

斜日半庭雨,清风数卷诗。

空门住遗像,千载尔为思。

(0)

赠真空上人

袈裟共泛真何意,苦行空门似汝贤。

蓟北传灯冰雪里,岭南持钵瘴云边。

渊明酒伴惟须菊,慧远禅心只种莲。

今古茫茫不胜思,江干无语草芊芊。

(0)

奉送岭西王公参政湖南·其一

攀车夹道走群黎,揽辔重清粤岭西。

虎踞深山藜不采,雉飞平野麦初齐。

藩分江汉雄三楚,笛奏烟云散五溪。

南顾即今纾圣主,禁城春早听霜蹄。

(0)

藩伯徐公子与饯别省中赋得轩字同席顾季狂郭建初

贤达终麟阁,迂疏只鹿门。

世应疑傲吏,名岂避乘轩。

明月南楼兴,青天北海樽。

更逢多丽藻,聊得贲丘园。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