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林曲抱流,竹户昼常阖。
枯涧一彴横,清阴万竿纳。
行逢幽鸟唤,径屡黄叶踏。
古柏两离立,苍色照坏衲。
植根忠孝王,历八百膢腊。
孤筠倚檐空,忍草到阶合。
瘦句传惠洪,余韵尚绕榻。
缅怀缔造初,辛苦把茅搭。
佛髻不受尘,禅枝稳栖鸽。
寒烟冒蔬畦,不碍野花杂。
漻然梵唱清,邻磬远相答。
斜阳一挥手,路转见佛塔。
香林曲抱流,竹户昼常阖。
枯涧一彴横,清阴万竿纳。
行逢幽鸟唤,径屡黄叶踏。
古柏两离立,苍色照坏衲。
植根忠孝王,历八百膢腊。
孤筠倚檐空,忍草到阶合。
瘦句传惠洪,余韵尚绕榻。
缅怀缔造初,辛苦把茅搭。
佛髻不受尘,禅枝稳栖鸽。
寒烟冒蔬畦,不碍野花杂。
漻然梵唱清,邻磬远相答。
斜阳一挥手,路转见佛塔。
这首诗描绘了崇圣院的静谧与古朴之美。首联“香林曲抱流,竹户昼常阖”展现了寺庙被香林环绕,竹门常常紧闭的宁静氛围。接下来,“枯涧一彴横,清阴万竿纳”描绘了山涧中横卧的小桥和万竿翠竹投下的清凉阴影,营造出深邃而幽静的环境。
“行逢幽鸟唤,径屡黄叶踏”通过行人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浓厚的山径,鸟鸣声和落叶声增添了诗意。诗人笔下,“古柏两离立,苍色照坏衲”描绘了历经岁月的古柏,其苍翠之色映照着破旧的僧衣,传递出历史的沧桑感。
“植根忠孝王,历八百膢腊”暗含崇圣院与忠孝王的渊源,以及其悠久的历史。接下来,“孤筠倚檐空,忍草到阶合”写的是孤竹依偎于屋檐,忍冬草蔓延至台阶,显示出自然与僧舍的和谐共生。
“瘦句传惠洪,余韵尚绕榻”表达了诗人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以及禅意文字的深远影响。最后,“缅怀缔造初,辛苦把茅搭”表达了对寺庙初创者的怀念,以及他们艰辛建造的敬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崇圣院的景致,融入了禅意和历史的厚重,展现出诗人对古寺的深深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悟。
远行去乡邑,单栖无匹俦。
黄鹄鸣中天,夙昔乖所求。
东西无恒舍,南北异遨游。
同居更离处,谁能心不妯。
日月逝无厌,弦望疾若流。
咫尺踰千里,翘思若三秋。
白露凄以降,寒风忽我遒。
兰芳委岩谷,蔓草靡道周。
君子多思念,感物谅怀愁。
河海岂无梁,风波安可由。
且复加餐饭,无为增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