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南京叠过夔门诗韵二首·其二》
《忆南京叠过夔门诗韵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南朝痛史老犹温,风雨巴山夜闭门。

金粉飘零三月尽,关河破碎几人存?

花开问是谁家土?日暮欲归何处村?

亦信佳兵终必衄。故园松菊不堪论。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时期诗人吴妍因所作的《忆南京叠过夔门诗韵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南朝痛史老犹温,风雨巴山夜闭门”,开篇即以“南朝痛史”点明主题,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哀痛。接着“老犹温”三字,形象地描绘出历史记忆在老一辈人心中的深刻烙印,而“风雨巴山夜闭门”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仿佛是在暗示着国家的风雨飘摇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

颔联“金粉飘零三月尽,关河破碎几人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金粉,原指华丽的装饰或富贵的生活,此处借指繁华的朝代或国家的繁荣景象。三月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关河破碎,则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分裂、边疆不稳的局势。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破败的强烈反差感,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颈联“花开问是谁家土?日暮欲归何处村?”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以花开花落、日暮归途的场景,引发人们对故乡、家园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是一种隐喻,暗示着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无论身在何方,心中始终牵挂的是自己的根与源。

尾联“亦信佳兵终必衄。故园松菊不堪论。”以“佳兵终必衄”表达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暗示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而“故园松菊不堪论”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家园遭受破坏的无奈与痛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家园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感秋四十首·其十八

一裘齐相敝,七叶汉侯传。

世有勋华盛,从来廉节全。

怀存鸣凤曲,泪展鹡鸰篇。

琐琐流离子,如何遂勉旃。

(0)

寄林潜颖

往岁龙山曲,寻君穿菊丛。

今朝渔浦上,忆别对江枫。

四海怀知己,千秋怯伏戎。

一从裘马敝,栖息几人同。

(0)

倩人寄吴越书

隔岁成书札,春催雁即飞。

八行缄字密,千里访人稀。

河草通清梦,关梅带掩扉。

凭君计然策,吴越见同衣。

(0)

送一灵上人出塞寻祖心禅师

曹溪学者楚臣裔,贝叶莲花卷荃蕙。

经行忽感远游章,飞锡将穷沙漠际。

极北霜多芳草无,弥天路断月明孤。

萧寺何方来白马,秦关空见落黄榆。

十载飘零祖和尚,玉门投老非为将。

化鹤难归华表前,牧羝更在天山上。

尔寻先觉岁方秋,鸿雁南宾尔北游。

莲社称诗别庐岳,梅花赠远忆罗浮。

边沙往往销金铠,布衲一肩神百倍。

到时好向故人言,知我愁心满沧海。

(0)

韩山操

厥山惟韩兮,夫地惟人。夙昔矫此志兮,何逡巡乎。

(0)

罗浮杂咏·其三

偶来百花径,历乱飘香风。

径深花片满,屐齿皆紫红。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