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修干列承明,虎盼龙盘气貌灵。
风度乍闻琴曲调,巢高初见鹤仪形。
枝笼陛戟寒生槛,叶带炉烟翠满庭。
涧底山头各生殖,托根争似在青冥。
长松修干列承明,虎盼龙盘气貌灵。
风度乍闻琴曲调,巢高初见鹤仪形。
枝笼陛戟寒生槛,叶带炉烟翠满庭。
涧底山头各生殖,托根争似在青冥。
这首诗《奉和御制殿前松兼以书事》由徐铉创作于唐末宋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殿前松树的生动形象与深邃寓意。
首联“长松修干列承明,虎盼龙盘气貌灵”以“长松”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高大挺拔,其枝干排列有序,仿佛是承明殿的守护者,既有虎视眈眈的威严,又有龙盘虎踞的灵动之气,展现出松树独特的气质与生命力。
颔联“风度乍闻琴曲调,巢高初见鹤仪形”进一步深化了松树的形象。风吹过松林,仿佛奏响了一曲悠扬的琴声,而松树上筑巢的鹤,其仪态高雅,与松树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
颈联“枝笼陛戟寒生槛,叶带炉烟翠满庭”则从细节入手,描绘了松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松树枝条仿佛环绕着宫殿的武器,增添了几分庄严与肃穆;而松叶则随风轻拂,如同带着炉烟的翠绿,装点着庭院,展现出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
尾联“涧底山头各生殖,托根争似在青冥”总结了松树的生命力与追求。无论是涧底还是山头,松树都能顽强生长,其生命力令人赞叹;而“托根争似在青冥”,则表达了松树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殿前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机,也蕴含了对高尚品格与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中酒愁醒,当花笑浅,小颓风范犹存。
刻意春边,年年冰绪难温。
故人鹤瘦今安在,过废园、密竹斜门。
问新来、小极扶头,消几黄昏。
天涯芳草归何处,算东风过后,空染啼痕。
校字灯窗,些些未了知闻。
青山青史馀双鬓,看镜中、清冷千春。
只飘零、无计销除,还近芳尊。
旧痕凄断,是年时携手,虎坊桥畔。
愁护暮鸦,芳树阴阴后堂见。
还踏天街月影,乍忘了、西风冰簟。
谁管他、如叶青衫,弦底玉龙怨。争羡,御香染。
尽夜夜露痕,襟袖难浣。
几时清浅,赢得铜仙泪空满。
重觅剪灯心事,除付与、梦中庭院。
却又怕、寻去也,梦中都换。
兰犹带土,莲不辞泥,怎如伊清绝。
模金镌玉,貌不出、一种肌冰肤雪。
半窗寒日,尽厮守、又过残腊。
却没缘、识面东风,省惹许多蜂蝶。
满城心醉唐花,看水石盆中,曾否因热。
诗人可恼,浪举似、仙子淩波尘袜。
梅兄易谢,纵憔悴、国香休掐。
把蒜头、珍重收培,閒岁依然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