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殿前松兼以书事》
《奉和御制殿前松兼以书事》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长松修干列承明,虎盼龙盘气貌灵。

风度乍闻琴曲调,巢高初见鹤仪形。

枝笼陛戟寒生槛,叶带炉烟翠满庭。

涧底山头各生殖,托根争似在青冥。

(0)
鉴赏

这首诗《奉和御制殿前松兼以书事》由徐铉创作于唐末宋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殿前松树的生动形象与深邃寓意。

首联“长松修干列承明,虎盼龙盘气貌灵”以“长松”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高大挺拔,其枝干排列有序,仿佛是承明殿的守护者,既有虎视眈眈的威严,又有龙盘虎踞的灵动之气,展现出松树独特的气质与生命力。

颔联“风度乍闻琴曲调,巢高初见鹤仪形”进一步深化了松树的形象。风吹过松林,仿佛奏响了一曲悠扬的琴声,而松树上筑巢的鹤,其仪态高雅,与松树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

颈联“枝笼陛戟寒生槛,叶带炉烟翠满庭”则从细节入手,描绘了松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松树枝条仿佛环绕着宫殿的武器,增添了几分庄严与肃穆;而松叶则随风轻拂,如同带着炉烟的翠绿,装点着庭院,展现出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

尾联“涧底山头各生殖,托根争似在青冥”总结了松树的生命力与追求。无论是涧底还是山头,松树都能顽强生长,其生命力令人赞叹;而“托根争似在青冥”,则表达了松树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殿前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机,也蕴含了对高尚品格与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高阳台.赠彊村老人

中酒愁醒,当花笑浅,小颓风范犹存。

刻意春边,年年冰绪难温。

故人鹤瘦今安在,过废园、密竹斜门。

问新来、小极扶头,消几黄昏。

天涯芳草归何处,算东风过后,空染啼痕。

校字灯窗,些些未了知闻。

青山青史馀双鬓,看镜中、清冷千春。

只飘零、无计销除,还近芳尊。

(0)

暗香.壬子寄巢云

旧痕凄断,是年时携手,虎坊桥畔。

愁护暮鸦,芳树阴阴后堂见。

还踏天街月影,乍忘了、西风冰簟。

谁管他、如叶青衫,弦底玉龙怨。争羡,御香染。

尽夜夜露痕,襟袖难浣。

几时清浅,赢得铜仙泪空满。

重觅剪灯心事,除付与、梦中庭院。

却又怕、寻去也,梦中都换。

(0)

睿恩新

千红万紫将春酿。闲伫立醉魂摇漾。

自娉婷嫁与东风,便学得小姑模样。

陌上香尘轻飏。迷眼绛云如障。

笑今年蜡屐频繁,易过了一春惆怅。

(0)

更漏子.晓雨

露零星,香断续,惆怅河阳金谷。

春又去,近归期,问花花不知。

小阁畔,花雨乱,湿遍晓阴池馆。

窗暗暗,乌声声,落红春恨平。

(0)

忆江南·其一宫门口

金铺静,露湿彩云寒。

几点旌旃天际出,夜来明月满骊山。一雁过潼关。

(0)

瑶华.水仙

兰犹带土,莲不辞泥,怎如伊清绝。

模金镌玉,貌不出、一种肌冰肤雪。

半窗寒日,尽厮守、又过残腊。

却没缘、识面东风,省惹许多蜂蝶。

满城心醉唐花,看水石盆中,曾否因热。

诗人可恼,浪举似、仙子淩波尘袜。

梅兄易谢,纵憔悴、国香休掐。

把蒜头、珍重收培,閒岁依然花叶。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