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看看春复来,每拈时雨洗浮埃。
婆娑未有贪高意,清寂应怜不竞才。
数岁未须愁厄闰,避霜终合护根荄。
东风吹醒游人眼,几凭阑干笑口开。
秋去看看春复来,每拈时雨洗浮埃。
婆娑未有贪高意,清寂应怜不竞才。
数岁未须愁厄闰,避霜终合护根荄。
东风吹醒游人眼,几凭阑干笑口开。
这首诗描绘了黄杨木在四季变换中的独特魅力与坚韧品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杨木随季节更迭而展现出的不同风貌,既有秋日的沉静,又有春日的生机,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美妙与和谐。
首句“秋去看看春复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暗示黄杨木在秋冬之交的沉寂与春回大地时的新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不朽。接下来,“每拈时雨洗浮埃”一句,通过雨水的洗涤,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清洁与纯净,也隐喻了黄杨木在风雨洗礼下愈发坚韧的形象。
“婆娑未有贪高意,清寂应怜不竞才”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黄杨木的谦逊与内敛。它不追求高大,却在清寂中展现自己的独特之美,不与他物争艳,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静静地绽放自己的光彩。这种不争不抢的态度,正是黄杨木品格的体现,也是诗人所推崇的生活态度。
“数岁未须愁厄闰,避霜终合护根荄”则表达了黄杨木对环境的适应与自我保护的能力。即使面对严寒的霜冻,它也能守护好自己的根基,显示出生命力的顽强与韧性。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黄杨木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关键,也是人类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学习的品质。
最后,“东风吹醒游人眼,几凭阑干笑口开”两句,以春风为引,描绘了黄杨木在春天到来时,不仅唤醒了游人的感官,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愉悦与欢笑。这不仅是对黄杨木美丽景色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分享,传递出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杨木四季变化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以平和、坚韧、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