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霁后望山中春雪》
《霁后望山中春雪》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谁种离离碎玉苗,晓楼吟望兴偏饶。

白云作伴宜长在,红日无情已半销。

聚映早霞明野寺,散随春水过溪桥。

世间安得王摩诘,醉展霜缣把笔描。

(0)
注释
离离:形容植物稀疏的样子。
晓楼:清晨的楼阁。
白云作伴:以白云为友,象征高洁。
王摩诘: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以其诗画俱佳著称。
翻译
是谁种植了这稀疏的玉石般的幼苗,清晨在楼阁中吟诗远望,兴致格外浓厚。
白云作伴,希望能永远存在;但无情的红日已经消逝了一半。
它们聚集在一起,照亮了早晨的田野和古老的寺庙,又随着春水散落在溪桥边。
这世上哪有像王摩诘那样的人,能醉酒后挥毫描绘出这样美丽的景色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霁后望山中春雪》。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表达。

"谁种离离碎玉苗,晓楼吟望兴偏饶。"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如玉般纯洁的雪花铺满大地,仿佛有人在清晨的高楼中吟咏着诗歌,心情喜悦而又带有一丝哀愁。

"白云作伴宜长在,红日无经已半销。"

这里写出了白云与诗人共处的情景,似乎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中光阴的交替。

"聚映早霞明野寺,散随春水过溪桥。"

这两句则描绘了雪后的山村景色,晨曦映照在寺院之上,而雪融化成春水,从小桥下流过,生动地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生机的自然画卷。

"世间安得王摩诘,醉展霜缣把笔描。"

最后两句,诗人提及了唐代诗人王摩诘,以其为鉴,表达了自己在美景中酩酊大醉,用笔墨来捕捉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山中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情寄托。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次韵徐子颜丈

老觉年光秋更好,人间从昔易纷纭。

漫将诗酒供閒客,常喜山林对隐君。

话到忘言清似水,思之何事懒于云。

相逢得醉茱萸盏,一段高风信不群。

(0)

别灵耀寺同舍

分明共学要工夫,欲话离情一句无。

肯把闲愁消日月,从教身世老江湖。

晴云野岫明霜树,寒日平川湿露芜。

去去杜门思益友,只今搔首更踟蹰。

(0)

送戴少望知军入朝

二年人说戴江阴,五马常存万古心。

肯以清朝为得路,岂开黄卷始知音。

见闻杂陋由来久,音旨亲承请自今。

时世适然多出处,达观钟鼎等山林。

(0)

三衢史教授留馆

一再相逢把酒杯,老年怀抱为君开。

溪山有味还飞雪,草木何心欲放梅。

共喜醉言方缱绻,又愁别后已徘徊。

且论访戴成奇事,莫失扁舟我往来。

(0)

赠季伦伯皋叔侄

两龚二阮古来希,古月之家喜得之。

邂逅数年成契阔,因仍几日复追随。

有诗有酒须人胜,无命无才亦我宜。

华发苍颜胜强健,霜清山影雁参差。

(0)

寄广南敖运管

且把閒诗寄故人,岭梅冬近一枝新。

望穷海外应身健,心折江东入梦频。

我道词章非醉墨,谁思勋业是知津。

因风远讯弦歌客,好对孤芳说隐沦。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