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依桑梓,崇祠旧表忠。
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
牛斗犹无孛,江湖终向东。
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
故里依桑梓,崇祠旧表忠。
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
牛斗犹无孛,江湖终向东。
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表忠观》。诗中通过对“表忠观”这一历史建筑的描述与赞颂,表达了对忠诚与识时务者的敬仰之情。
首句“故里依桑梓,崇祠旧表忠”,描绘了在故乡依托着古老的桑树,建有一座高大的祠堂,以纪念那些忠诚的人们。这里通过“桑梓”这一意象,既指代故乡,也象征着深厚的乡土情感和传统美德。
接着,“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一句,强调了识时务者才是真正的英雄。这里的“识时务”不仅指明了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准确判断形势、顺应潮流的人,更蕴含了对忠诚与智慧并重之人的高度赞扬。
“牛斗犹无孛,江湖终向东”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中“牛斗”指的是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而“孛”则指彗星,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牛斗星系的稳定与江湖(泛指世间)的流动,表达了忠诚与正道最终会得到认可和胜利的主题。
最后,“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一句,直接点明了对钱氏家族的赞誉,希望他们能够世代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这不仅是对钱氏家族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忠诚于国家、社会、家庭的后人的鼓励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对忠诚、识时务、正直等美德的推崇,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家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