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刘君符赋乐山诗》
《为刘君符赋乐山诗》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山体本至静,仁体亦如之。

乐者有深味,鲁论无费辞。

目玩唯自得,心契若有期。

逝川同一旨,妙理无容窥。

刘公本好古,雅志非好奇。

诸君为著语,殆类爱山诗。

泉石涵清思,松柏媚幽姿。

古来山中人,此道未必知。

蜡屐毋乃癖,拄笏殆成痴。

独有首阳高,薇苦甘如饴。

得仁即无怨,千载真吾师。

(0)
注释
山体:山的本质。
仁体:仁德之心。
乐者:快乐有深度的人。
鲁论:儒家经典。
目玩:眼中所见的乐趣。
心契:心灵的契合。
逝川:流逝的江河。
妙理:精妙的道理。
刘公:刘姓的人物。
雅志:高尚的志趣。
著语:写下的文字。
殆:大概。
泉石:泉水和岩石。
清思:清澈的思绪。
古来:自古以来。
未必:不一定。
蜡屐:喜欢蜡屐。
癖:怪癖。
拄笏:手杖。
痴:痴迷。
首阳高:首阳山的高洁。
薇苦甘:薇菜虽苦。
得仁:得到仁德。
真吾师:真正的老师。
翻译
山的本质本就宁静,仁德之心也是如此相似。
快乐有深远的内涵,儒家经典无需赘言。
眼中所见皆为乐趣,心灵契合仿佛有所期待。
流逝的江河寓意相同,精妙的道理难以窥探。
刘公本性喜好古代事物,高尚的志趣并非追求新奇。
各位写下的文字,大概类似热爱山水的诗歌。
泉水岩石蕴含着清澈的思绪,松柏在幽深处展现其风姿。
自古以来的山中隐士,可能并未完全理解这种道理。
对蜡屐的偏爱或许是一种怪癖,手杖几乎成了痴迷。
唯有首阳山的高洁,薇菜虽苦却甘甜如糖。
得到仁德便无怨言,千年历史中他们真是我的老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年至元初诗人陆文圭为友人刘君符所作的山水诗,以乐山为题,表达了对自然和仁德的深深感悟。诗人首先赞美山体的宁静与仁德的相似性,认为快乐有深层含义,孔子的教诲富有深意。他欣赏山中美景,心灵与之契合,认为山川的哲理难以穷尽。

接着,诗人称赞刘君符喜好古风,其志趣高尚而非追求新奇。他认为朋友们的赞誉可能类似赞美山川的诗歌,强调了山中的清思与松柏的幽雅姿态。然而,诗人也指出,古往今来的隐士们可能并未完全理解这种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诗人以“蜡屐”和“拄笏”的典故,暗示刘君符对山林的热爱近乎痴迷,甚至到了忘我境地。最后,诗人推崇首阳山隐士的清贫生活,认为薇菜虽苦,但对刘君符来说却如同甘甜的蜜糖。他从刘君符身上看到了对仁德的追求,认为这种得到仁德的人不会有怨言,刘君符是值得尊敬的千年楷模。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和对仁德的崇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游云际寺,诸僧皆出,因过田家

游遍诸峰欲晚霞,倦投野寺觅煎茶。
更无一个残僧在,归路却投田舍家。

(0)

幼圃蒲桥寓居,庭有刳方而实以土者。小孙子

寓舍中庭劣半弓,鷰泥为圃石为墉。
瑞香萱草一两本,葱叶蔊苗三四丛。
稚子落成小金谷,蜗牛卜筑别珠宫。
也思日涉随儿戏,一迳惟看蚁得通。

(0)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

上圣临三极,维师正百工。
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
衡狱摧天柱,明堂失栋隆。
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0)

雨後泊舟小箬,回望灵山

灵山相识已平生,雨後精神见未曾。
一朵碧莲三万丈,数来花片八千层。
云姿雾态排天出,竹杖芒鞋欠我登。
羡杀峰头头上寺,厌山不看是诸僧。

(0)

雨後晚步郡圃二首

尽舫鸣钲野寺钟,暮声惊破翠烟重。
好风不解藏天巧,雕碎孤云作数峰。

(0)

雨後步东园

晴缫金线不胜垂,寒勒青针未放齐。
拄杖能言忽相报,三三径里已无泥。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