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远,秋木黄,斜汀曲屿苕花香。
归云带暝卷寒色,晚吹吹回双雁行。
鲈肥酒熟莼丝美,独钓孤舟老烟水。
故人停浆问生涯,湘水光摇碧千里。
秋山远,秋木黄,斜汀曲屿苕花香。
归云带暝卷寒色,晚吹吹回双雁行。
鲈肥酒熟莼丝美,独钓孤舟老烟水。
故人停浆问生涯,湘水光摇碧千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渔父生活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山、秋木、斜汀、曲屿、苕花、归云、晚吹、双雁、鲈鱼、酒、莼丝、孤舟、老烟水以及湘水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远离尘嚣的意境。
首句“秋山远,秋木黄”点明了季节与地点,秋山绵延,秋木泛黄,渲染出秋天特有的萧瑟与静谧。接着,“斜汀曲屿苕花香”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色,斜阳下的汀洲,弯曲的小岛,以及飘散的苕花香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自然之美。
“归云带暝卷寒色,晚吹吹回双雁行”两句,通过归云、暮色、寒色和晚风吹动双雁的景象,展现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往复。
“鲈肥酒熟莼丝美,独钓孤舟老烟水”则聚焦于渔父的生活状态,鲈鱼肥美,酒香四溢,莼菜鲜嫩,构成了一幅渔父独自垂钓的画面,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最后,“故人停浆问生涯,湘水光摇碧千里”以故人探访渔父为线索,不仅增加了人情味,也通过湘水的碧绿与波光粼粼,再次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与广阔,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渔父生活世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修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乾,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
奚田可耕凿,辽土直沙漠。
蓬棘不复生,条干何由作。
兹山亦沙阜,短短见丛薄。
冰霜叶堕尽,鸟兽绝无托。
乾坤信广大,一气均美恶。
胡为独穷陋,意似鄙夷落。
民生亦复尔,垢污不知怍。
君看齐鲁间,桑柘皆沃若。
麦秋载万箱,蚕老簇千箔。
余粱及狗彘,衣被遍城郭。
天工本何心,地力不能博。
遂令尧舜仁,独不施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