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外五日自潞河归津门》
《和外五日自潞河归津门》全文
清 / 朱中楣   形式: 排律

地接蓬瀛任所探,扁舟何日泛元潭。

椿萱岁越今逾九,兄弟时怜但有三。

采药盈筐怀益母,书符结缕佩宜男。

移樽共向花前醉,擘藕还因雨后甘。

几度幽香深院袅,半湾斜月远林含。

层云掩映迷芳树,落照依微度翠岚。

鹤草不须烦媚蝶,鸾笙每欲动归骖。

千头种橘宁无念,万里浮家未可堪。

却羡数雏还茹哺,偶来双鹆助清谈。

轻风淡宕消残暑,閒署萧条忆寸柑。

戏和新诗君勿笑,为联险韵我何憨。

鸳鸯并浴翻荷盖,鹦鹉频餐啄玉函。

茗战晚烟炊细沸,蚊征宵鼓劫雄酣。

寒冰滴沥声催句,暝鸟回翔语觉喃。

刻艾悬庭惊燕户,伊蒲绣佛对禅龛。

盐梅空负调羹美,蒲酒聊斟供馈惭。

飘泊漫欣曾解带,逍遥惟喜早抽簪。

忽雷才拨乡思集,方响慵敲旅梦耽。

偕隐宜从翰墨圃,同游直到买山庵。

稚儿听说家园好,解望关河问指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中楣在潞河归津门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首联以仙境般的蓬瀛之地起兴,表达了对自由探索的向往,扁舟泛元潭的想象则流露出诗人闲适的心境。颔联感慨岁月流逝,兄弟亲情弥足珍贵。颈联写采药、书符的生活情趣,以及与友人花前共饮、雨后品藕的欢乐。接着,诗人通过幽香袅袅、斜月林间、云雾缭绕的景色,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以及对亲人的思念,羡慕雏鸟的团聚,感叹自己漂泊不定。尾联抒发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亲朋好友一同游历山水,享受简朴的乐趣。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亲情和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朱中楣
朝代:清

朱中楣,字远山,庐陵人。明宗室议汶女,吉水兵部侍郎李元鼎室,礼部尚书振裕母。有《石园随草》。
猜你喜欢

眉峰碧·其二旅夜次上若韵

烛灺啼无歇,漏断声还咽。

一缕春蚕丝不了,都打做心头结。

泪点红冰叠,罗袖熏难热。

仙鸾虽自有灵胶,离肠已断何堪接。

(0)

添字昭君怨·其二春寒

落尽梨花时候,寒到将残更陡。

添衣偏觉画罗单,是今番。

几夜睡来难稳,却恨东皇心狠。

明欺绣被半床空,是东风。

(0)

南柯子·其二旅中苦雨

土雨埋荒草,金风剪败荷。行人滑滑奈泥何。

不道梦魂、夜夜渡滹沱。遣兴搜书里,关愁伴枕窝。

孤衾早怯晓寒多。试问江南、小阁尚轻罗。

(0)

满庭芳·其三再叠前韵,答申凫盟

三载伤离,一丘甘老,名山近业如何。

孤臣再录,惭负主恩多。

忽尔惊心投杼,空翘首、双阙嵯峨。

春将半,浮踪久滞,乡梦绕滹沱。

良朋重念我,齐纨丽句,来自烟蓑。

奈萦眸家岫,行矣风波。

旧日酒垆客散,燕市里、曾否悲歌。

关情处,伊人宛在,残月满青萝。

(0)

山花子.春愁

谩道春风不世情。愁中吹上鬓边星。

归雁带来云外恨,断肠声。

日暖平芜晴牧马,月明绮阁夜调笙。

无限韶光多少泪,共谁评。

(0)

风入松.旅游图

青山断送古今愁。落日下林丘。

西风古道无人影,行囊薄、尘满征裘。

暝色雁投何处,笛声人在高楼。长途世事两悠悠。

羁客倦遨游。秋容诗意知何在,寒鸦外、流水桥头。

凭仗丹青会写,为予添个离忧。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