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著路人感,况于心所知?
舆图到穷处,春梦是归时。
江树瘴云暗,山城蛮鸟悲。
何因见边使,却寄望乡诗。
说著路人感,况于心所知?
舆图到穷处,春梦是归时。
江树瘴云暗,山城蛮鸟悲。
何因见边使,却寄望乡诗。
这首诗《送流人》由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送别之人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说著路人感”,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将送别的情景置于路人的感伤之中,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不仅仅局限于送别者或被送者,而是弥漫在周围的人们心中。接着,“况于心所知?”一句转折,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刻性,即连旁观者都能感受到的离别之痛,对于当事人来说更是难以言喻的痛苦。
“舆图到穷处,春梦是归时。”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进行对比。现实中的离别之地可能偏远且无归期,而梦境中则幻化出归家的场景,春日的梦境仿佛预示着回归的希望,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距离,又进一步凸显了离别的无奈和悲哀。
“江树瘴云暗,山城蛮鸟悲。”这两句描绘了送别地点的环境,江边的树木笼罩在瘴气和乌云之下,显得阴郁而压抑;山城中,蛮鸟的叫声凄厉,增添了离别的哀愁。自然环境的描写,不仅渲染了氛围,也象征了离别后生活的艰难和孤独。
最后,“何因见边使,却寄望乡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见到使者,从而传递思念之情的渴望。这句话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能够通过使者传达心意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团聚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送别之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翰苑曾通籍,祠曹久缀班。
片符分虎重,双毂映朱殷。
具服朝辞陛,严装夜出关。
亲交开祖道,远役壮离颜。
蜀岭烟岚匝,泸江雪浪顽。
传餐迎驿吏,挝鼓拜溪蛮。
棨戟通公廨,茶盐拥市阛。
升堂延俊造,入境问痌瘝。
僻县经过少,高斋案牍閒。
奉宸瞻北斗,怀土梦东山。
宦海嗟行往,诗邮足往还。
来朝应可冀,弱柳未须攀。
君不见太山之磷可液饮,符陵之砂可粒食。
天与道,人作刍,故有五母及八石。
云根初截如截肪,大拳小拳皆糇粮。
湘以玄水渍天浆,火中三伏芙蓉香。
青山落庖厨,谪星泣锅釜。
道人饥腹如漏天,五色一补齐天年。
道人之术许我传,我为道人开石田。
厚土赋草木,去土曷恃生。
贞丛县孤荄,由天匪培成。
愿学无根槎,不作粪壤英。
令人仰高洁,绝地自欣荣。
矫矫凌空仙,碧带侑紫琼。
谁能亵佩纕,灵累空复情。
德馨不可挹,夐含风露清。
君子务超世,浅俗讪钓名。
区区荆棘辈,下视莽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