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静风露,纤翳久已灭。
清辉满瑶台,素影流银阙。
苍茫九万里,皓若冰玉洁。
天步夜迢迢,但见疏星列。
高怀自无欲,对此方洞彻。
碧霄静风露,纤翳久已灭。
清辉满瑶台,素影流银阙。
苍茫九万里,皓若冰玉洁。
天步夜迢迢,但见疏星列。
高怀自无欲,对此方洞彻。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斋中月光洒落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首句“碧霄静风露,纤翳久已灭”描绘了夜空的宁静与纯净,云雾早已消散,展现出一片清朗的夜景。接着,“清辉满瑶台,素影流银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明亮与柔和,仿佛整个瑶台都被月光覆盖,银阙中流淌着素雅的光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苍茫九万里,皓若冰玉洁”则将视野拉远,用“九万里”的辽阔空间来衬托月光的洁白与纯净,如同冰玉一般晶莹剔透,给人以无限遐想。接下来的“天步夜迢迢,但见疏星列”描绘了夜空中稀疏的星辰,与满月形成对比,更显月之皎洁。
最后,“高怀自无欲,对此方洞彻”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平静与豁达,他似乎超越了世俗的欲望,心灵得到了彻底的净化和领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月夜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