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杉前帝释宫,种莲不用百花丛。
石桥路近横天外,池水光寒坐槛中。
红日几窗新活计,白云香火旧家风。
虎溪社客今憔悴,此意凭谁谢远公。
千尺杉前帝释宫,种莲不用百花丛。
石桥路近横天外,池水光寒坐槛中。
红日几窗新活计,白云香火旧家风。
虎溪社客今憔悴,此意凭谁谢远公。
这首宋朝吕仲甫的《题万年妙莲阁》,以“千尺杉前帝释宫”开篇,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庄严神圣的画面。杉树之高,仿佛直插云霄,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种莲不用百花丛”,以莲花独处的姿态,寓意着高洁与清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石桥路近横天外,池水光寒坐槛中”两句,通过石桥与池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石桥横跨于天际,池水在栏杆旁泛起寒光,静谧而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红日几窗新活计,白云香火旧家风”则进一步展现了阁楼内的生活景象。红日映照在窗户上,预示着新的开始和生机;白云缭绕,香火不断,象征着古老而恒久的信仰与精神追求。
最后,“虎溪社客今憔悴,此意凭谁谢远公”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深哀思。虎溪社客,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雅士聚会之地,如今却显得孤寂与憔悴,这份情感寄托于对远公(可能指佛教高僧)的敬仰与怀念之中,希望能够有人理解并传达这份心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支提天冠千眷属,龟山蔡柳两尊宿。
总在参禅屋角头,开眼光光互相烛。
参禅自是云水俦,四顾坤维有高躅。
胜妙光中不肯留,六六要明三十六。
当其行,歌一曲,春草青兮春水绿。
东山老矣夫何言,纵有言兮不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