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仙梦落江南,忽忽今年六十三。
嗜酒引壶倾腊蚁,挥毫落纸食春蚕。
行观仙籍香浮桂,荣看恩袍色斗蓝。
他日投簪松径下,摩挲铜狄对清谈。
风吹仙梦落江南,忽忽今年六十三。
嗜酒引壶倾腊蚁,挥毫落纸食春蚕。
行观仙籍香浮桂,荣看恩袍色斗蓝。
他日投簪松径下,摩挲铜狄对清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步入晚年之际,回望过往岁月,展望未来生活的独特心境与情怀。诗中以“风吹仙梦落江南”开篇,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仙界与人间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忽忽今年六十三”,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人生阶段的自我审视。
“嗜酒引壶倾腊蚁”一句,通过饮酒这一日常行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时光的珍惜。“挥毫落纸食春蚕”则以春蚕比喻诗人的创作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笔墨间创造生命的活力与热情。
“行观仙籍香浮桂”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仙界的意象,仿佛诗人正漫步于仙籍之中,香气四溢的桂花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芬芳。“荣看恩袍色斗蓝”则表达了对荣誉与恩赐的珍视,色彩鲜明的蓝袍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的提升。
最后,“他日投簪松径下,摩挲铜狄对清谈”,预示着诗人未来的归隐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宁静与思考的乐趣。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与高雅的生活情趣。
白玉可斲明月轮,黄金莫铸知音人。
子期一去不复见,惟有明月长相亲。
有时月到弹琴处,月不能言解琴趣。
琴非有意招月来,月亦无心与琴遇。
我琴寥寥太古音,月色皎皎清人心。
世上知音有如此,铸之何惜千黄金。
吾闻山东李翰林,金尊有月无鸣琴。
又闻柴桑陶靖节,素琴有酒无明月。
何如有琴有月有浊醪,神交千载李与陶,遗世独立何其高。
东海有黄鹄,两雏何翩翩。
朝戏沧海上,暮栖琼树颠。
一朝挟其雏,裴回上青天。
一雏归故巢,一雏委身草莽间。
黄鹄哀鸣向他山,侧身东望何时还。
他山岂无匹,凤凰五色翰。渴有醴水,饥有琅玕。
黄鹄不愿同饮啄,得归东海心即乐。
高吟寄天末,寒茧曳孤篁。
烱若双明珠,九渊安可藏。
出户见明月,流光入中堂。
载弹绿绮琴,匡坐白云床。
寥寥太古调,谁论虞与唐。
知音谅非远,我心自忧惶。
挑灯耿无寐,清泪洒淋浪。
赖有一瓢酒,慰兹离别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