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三》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三》全文
宋 / 刘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吹笙何处伴乘鸾,窥牖谁人见阿环。

便有唐家今夕意,月和风露满骊山。

(0)
翻译
何处有人吹笙伴着鸾鸟飞翔?
窗户边又有谁人能看见阿环的身影?
注释
吹笙:吹奏笙箫。
伴乘鸾:与鸾鸟相伴,比喻高贵或仙境般的伴侣。
窥牖:从窗户偷看。
阿环:可能是女子的名字,也可能泛指美女。
唐家:这里可能指的是唐朝,也可能暗指某贵族家庭。
骊山: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陕西,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有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筠的作品,名为《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三)》。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七夕这一特定节气中的情感流露和意境构建。

“吹笙何处伴乘鸾,窥牖谁人见阿环。”

这里的“吹笙”即是吹奏一种叫做笙的古代乐器,而“伴乘鸾”则是在说与神仙一同乘坐着神兽“鸾”,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描绘。紧接着,“窥牖谁人见阿环”中的“窥牖”意味着偷看或窥视,而“阿环”通常是古代女子的名字,这里可能隐喻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或者对某位女子的思念。

“便有唐家今夕意,月和风露满骊山。”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合一的情境。“便有”表明一种突然涌现的心情,而“唐家今夕意”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古代盛世——即唐朝的向往和怀念。随后,“月和风露满骊山”则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夜景图式,月光、微风与露水共同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生动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历史盛世的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构思。

作者介绍

刘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鼠歌二首·其一

天地小如喉,红轮自吞吐。

多少世间人,都被红轮误。

(0)

送王山人游三楚

门前杨柳树,风乱曲尘丝。

日暮临溪别,春帆适楚时。

人烟杨子渡,山木偃王祠。

处处生芳草,悠悠千里思。

(0)

为礼部金尚书纯梅花图

尚书示我梅花图,雪色一片涵冰壶。

岁寒萧索少俦侣,偃蹇颇觉形容癯。

南枝一夜回枯槁,漏泄人间春信早。

才看冷蕊耀晨辉,又见繁花照晴昊。

罗浮山人无俗尘,参横月落长相亲。

仙姿缥缈出姑射,白玉为质冰为神。

水边篱落幽深处,梨云半掩瑶台树。

纸帐虚明素影分,银屏皎洁寒香度。

向来孤山风物清,千葩万干何纵横。

林逋几度惬幽赏,长吟屡遣花神惊。

只今零落无知己,惟是西湖渺烟水。

回首当年放鹤亭,千古清风孰能拟。

尚书爱此图画工,标格直与梅花同。

正当鼎鼐调元日,愿报吾皇恩眷隆。

(0)

题常熟郭令梅

铁作根株玉作葩,含霜映月净无瑕。

海虞县里清香满,不比河阳潘令花。

(0)

送沈嘉则游广陵

秋风吹送木兰舟,处处青山待隐侯。

莫向青山歌玉树,扬州花月使人愁。

(0)

武定桥烈妇诗

不忍将身配象奴,手提麦饭祭亡夫。

今朝武定桥头死,要使清风满帝都。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