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
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
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
阁连云一色,池带月重光。
叶死兰无气,荷枯水不香。
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
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
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
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
阁连云一色,池带月重光。
叶死兰无气,荷枯水不香。
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太子的闲适生活和宫廷的宁静景象。开篇两句“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表明了太子在深宫之中的悠然自得,以及宫中侍臣们身份尊贵、寿命长久的状态。紧接着,“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则写出了太子离开繁华的官府,直接住进了图书馆,显示出他对学问和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在下片中,“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描述了一幅清新的自然画面,太子在潮湿的岩石旁边,桂花散发着清香,而风轻拂过桑树,使得他能够随意地坐在这里享受大自然。接着“阁连云一色,池带月重光”则展现了宫中的建筑与夜景相融合,阁楼与云彩同为一体,池塘中映照着月光,层层叠加。
最后,“叶死兰无气,荷枯水不香”通过兰花失去生机、荷花凋谢来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而“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则点出了诗歌创作的情感来源,即秋天的景象激发了作者对古代文学家晋朝中郎将之情怀的回忆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太子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色,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历史人物的深切敬仰。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