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盛暑》
《途中盛暑》全文
宋 / 丁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木无阴驿路长,海风吹热透蕉裳。

渴思西汉金茎露,困忆南朝石步廊。

江上竹竿输散诞,林间冠褐负清凉。

下程欲选披襟处,满眼赭桐兼佛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shèngshǔ
sòng / dīngwèi

shānyīn驿chánghǎifēngchuītòujiāoshang

西hànjīnjīngkùnnáncháoshíláng

jiāngshàngzhú竿gānshūsàndànlínjiānguānqīngliáng

chéngxuǎnjīnchùmǎnyǎnzhětóngjiānsāng

注释
山木:山路树木。
阴:阴凉。
驿路:驿站道路。
海风:海边的风。
热透:吹得非常热。
蕉裳:蕉叶制成的衣服。
渴思:渴望思念。
西汉金茎露:西汉时期的金色露水象征皇家奢华。
困忆:困倦中回忆。
南朝石步廊:南朝时期的石板走廊。
江上竹竿:江边的竹子。
输散诞:悠闲散漫的样子。
林间冠褐:树林间的草帽。
负清凉:承载着清凉。
下程:继续行程。
披襟处:解开衣襟的地方。
赭桐:赭色的梧桐树。
佛桑:佛手桑树。
翻译
山路树木稀疏没有阴凉,长长的驿道上只有海风的热浪吹过。
口渴难耐,我渴望着西汉宫殿的金色露水,困倦时想起南朝的石板走廊。
江边的竹竿似乎在讲述着悠闲的故事,树林中的草帽承载着清新的凉意。
即将到达目的地,我期待找个地方解开衣襟,眼前尽是赭色梧桐和佛桑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行旅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酷暑中行走时的感受和情怀。

"山木无阴驿路长"一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山林缺乏树荫,驿道绵长,形成了一种炎热而又孤独的旅途景象。紧接着"海风吹热透蕉裳"则进一步强调了酷暑难耐的感觉,即便是来自大海的风,也带来了热意,而非凉意。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渴思西汉金茎露"和"困忆南朝石步廊"分别指向了对古代两个时期的怀念,其中"金茎露"暗指西汉初年李广利之事,表示诗人渴望清凉;而"石步廊"则让人联想到南朝时的繁华与安逸,诗人在酷热中对这种舒适环境的思念。

以下两句"江上竹竿输散诞,林间冠褐负清凉"通过具体细节展示了寻找避暑之处的情景。竹竿可能用来携带或捞取江水,以解渴热;而"林间冠褐负清凉"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的清凉感受,人们在树荫下穿行,或是携带着清凉的物品。

最后两句"下程欲选披襟处,满眼赭桐兼佛桑"表达了诗人继续前行寻找一处可以解衣散热之地的心情。"赭桐兼佛桑"则增添了一种丰富多彩的景象,为诗篇增色不少。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在夏季旅途中对清凉环境的渴望,以及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丁谓

丁谓
朝代:宋   字:谓之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生辰:966-1037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猜你喜欢

閒兴·其四

酒阑客散小堂空,旋卷疏帘受晚风。

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0)

清平道中

亦知春久去,花尚满陵冈。

小朵穿篱白,微风过马香。

清平蒙伐罪,苗獞识尊王。

盐米通吴蜀,人今无异方。

(0)

虞姬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

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0)

石琉璃

瑞石莹然冰雪姿,琢成宝月半如规。

骊珠出海光犹湿,牛渚燃犀照不遗。

丈室明涵金色界,禅关朗映白毫眉。

蒲团坐看炉烟袅,天禄何烦太乙藜。

(0)

春吟

东风吹我衣,不能开我眉。

何曾如草木,动辄得芳菲。

有葽皆秋气,无声不子规。

踏青驱拄杖,席地误沾泥。

呼仆抬愚谑,过僧值掩扉。

会心行到且,疏雨促人归。

(0)

红梅

一种冰䰟物已尤,朱唇点缀更风流。

岁寒未许东风管,澹抹秾妆得自由。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