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河窄水齐腰,客路停篙系石桥。
船内笛声船外雨,一镫红照可怜宵。
丹阳河窄水齐腰,客路停篙系石桥。
船内笛声船外雨,一镫红照可怜宵。
这首清代诗人师范的《雨泊闻笛》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夜晚的画面。首句“丹阳河窄水齐腰”,形象地写出河流狭窄,水面几乎与行人的腰部相当,展现了河道的曲折与水势的平缓。次句“客路停篙系石桥”则点明了诗人作为过客,舟行至此,只好在石桥边停泊,以竹篙系舟,暗示旅途的羁旅之感。
第三句“船内笛声船外雨”,通过笛声与雨声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诗意的氛围。船内的笛声或许传达着旅人的思乡之情或闲暇时光的悠扬,而船外的雨声则增添了环境的湿润和宁静。这两者形成对比,又相互映衬,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最后一句“一镫红照可怜宵”,以“一镫红”描绘出微弱的灯光,照亮了这寂寥的夜晚,而“可怜”二字则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孤寂情境的怜惜之情。整首诗以景生情,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雨夜泊舟时的独特感受,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韵味。
太行冈岭横漫漫,撑空一带云霞间。
巨鳌背负九州出,重重山上复有山。
高都城头见松岭,突兀双峰螺髻并。
招邀析城揖王屋,指顾硖石瞰天井。
萧萧枫叶满山秋,岩峦掩抱云林幽。
攀崖转壑路欹侧,虽有佛刹谁曾游。
年丰郡邑閒无事,琴酒招呼二三子。
题诗古壁赠山僧,略记衰翁曾到此。
吴生祖父皆贤明,清选幽居殊世俗。
碧水晴岚灿户庭,白云宿雾封林麓。
好收书史贮新堂,岂羡珠玑誇润屋。
文字本为子孙藏,子孙能勤文字熟。
撑肠各有五千卷,插架更盈一万轴。
尺璧非宝竞寸阴,五经何多扪便腹。
简编不失镇时习,灯火稍亲兼夜读。
敏厥修兮就有功,学而优则期干禄。
况宜养志无辞劳,又欲分金赒不足。
责报吾闻如执券,盍为高门待华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