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兄怜此别,小侄复沾襟。
浦叶初辞树,汀鸿忽异林。
江空数帆影,岸转失挐音。
知逐回波去,何由返棹寻。
贤兄怜此别,小侄复沾襟。
浦叶初辞树,汀鸿忽异林。
江空数帆影,岸转失挐音。
知逐回波去,何由返棹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时与兄长及侄子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首联“贤兄怜此别,小侄复沾襟”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兄长的怜悯和侄子的泪水,渲染出一种深情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颔联“浦叶初辞树,汀鸿忽异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隐喻离别的情绪。浦边的叶子刚刚与树木告别,汀上的鸿雁突然间改变了栖息的树林,这两句以物喻人,暗示着诗人即将与亲人分离,内心充满不舍与无奈。
颈联“江空数帆影,岸转失挐音”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江面上空荡荡地漂浮着几艘帆船的影子,随着岸线的转折,船只的划桨声逐渐消失在远方。这里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强化了离别时的孤独与寂静感。
尾联“知逐回波去,何由返棹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回归的渴望。他知道自己的离去就像随波逐流一样不可阻挡,但心中却渴望能找到返回的路径,体现了深深的留恋与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亲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沉。
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
凤皇池上月,送我过商山。
青娥小谢娘,白发老崔郎。
谩爱胸前雪,其如头上霜。
别后曹家碑背上,思量好字断君肠。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
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
我秩讶已多,我归渐已迟。
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
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
[谓将罢官自咏五首。
]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
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
襦裤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
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蔼蔼春景余,峨峨夏云初。
躞蹀退朝骑,飘摇随风裾。
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
暮与一道士,山寻青溪居。
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
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
但愧烟霄上,鸾凤为吾徒。
又惭云水间,鸥鹤不我疏。
坐倾数杯酒,卧枕一卷书。
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以此送日月,问师为何如。
不种一陇田,仓中有余粟。
不采一枝桑,箱中有余服。
官闲离忧责,身泰无羁束。
中人百户税,宾客一年禄。
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
是物皆有余,非心无所欲。
吟君未贫作,因歌知足曲。
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
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
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