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七首·其三》
《古诗七首·其三》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冬气渐闭密,百物尽零落。

中林有贞姿,粲然独先觉。

尺蠖递屈伸,天运不终剥。

勿言霜露酷,熙阳已潜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万物凋零的景象,但同时又透露出一种坚韧与希望。诗人以“冬气渐闭密,百物尽零落”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冬季严寒、万物萧瑟的自然景观。接着,“中林有贞姿,粲然独先觉”一句,笔锋一转,赞美了在严冬中依然保持坚韧生命力的树木,它们在寒冷中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成为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尺蠖递屈伸,天运不终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生物生长过程与天道循环相联系,暗示即使在逆境中,生命的力量和自然规律也不会被彻底剥夺。这里尺蠖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的挣扎与适应,而“天运不终剥”则表达了对生命永恒与自然循环的信念。

最后,“勿言霜露酷,熙阳已潜作”两句,诗人通过对比霜露的严酷与即将到来的温暖阳光,表达了对生命复苏与希望的期待。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更迭规律,也寓意着即便面对艰难困苦,光明与温暖终将到来,给人以鼓舞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循环往复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集义斋诗为太行高氏作·其六

肃尔斋居,永端于初。必有事焉,昭昭圣谟。

(0)

古意二首·其二

妾心如镜背,苍翠磨不灭。

君心似镜心,妍丑随人设。

(0)

简袁晞颜都事

清时簪绂尽英游,才业如君第一流。

珥笔早曾趋左辖,封章每得近前旒。

纵横伧父三都赋,慷慨元龙百尺楼。

海内正须烦卧治,莫将清兴到沙鸥。

(0)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其一

清晨揽明镜,未觉朱颜非。

珠盘莹赪⽟,色映虬髯辉。

尚期青云到,肯将白日违。

胡为巾栉间,见此一缕微。

初疑素丝委,渐作秋蓬飞。

苍苍化为白,鬒色日已希。

念兹种种者,投老应无几。

颜朱岂能驻,并逐流年归。

回惭庭下花,妖艳争芬菲。

春风互开落,不息生生机。

吁嗟人世间,形悴神何依。

谁能资点染,取媚同脂韦。

行将半簪雪,独钓秋风矶。

(0)

西岩紫霞洞

洞壑霞云护隐居,西岩洞下是华胥。

残红堕地五铢重,涨绿过楼一丈馀。

瑶草碧花牛氏石,锦囊玉轴米家书。

东州岁赋三千粟,我亦依岩学佃渔。

(0)

金华通天洞

石扉高映碧芙蕖,二室联翩逼翠虚。

字里苍苔犹自活,茶边寒木易成枯。

吴中太白争华地,林下青羱化石馀。

三洞周回五百里,金堂石室尽仙都。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