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草木长,林壑迥幽雅。
云际川光浮,石罅岩溜泻。
谁当三伏中,高会江亭下。
倚席和棹歌,纵目极平野。
鸥波浩荡间,羡彼舟游者。
临渊空有言,结网人何者。
入夏草木长,林壑迥幽雅。
云际川光浮,石罅岩溜泻。
谁当三伏中,高会江亭下。
倚席和棹歌,纵目极平野。
鸥波浩荡间,羡彼舟游者。
临渊空有言,结网人何者。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林间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季草木繁茂、山林幽静的景象。"入夏草木长,林壑迥幽雅",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清新的氛围。接着,"云际川光浮,石罅岩溜泻",通过云、水、石、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谁当三伏中,高会江亭下",诗人想象在酷热的三伏天,人们聚集于江边的亭阁中,享受着凉风习习的夏日时光。"倚席和棹歌,纵目极平野",描绘了人们或坐或立,或歌唱或远眺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闲适。
最后两行"鸥波浩荡间,羡彼舟游者。临渊空有言,结网人何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复杂人事的感慨。"鸥波"象征着自由,"舟游者"则代表了追求自由的人们。"临渊空有言,结网人何者",则暗示了人生的困惑与无奈,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