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对无待,有兼有带。历历物机,空空眼界。
绵绵相柱兮箭锋,恰恰相应兮函盖。
巨海饮毛,妙峰纳芥。
彼不见其有馀,我方知其无外。
普明照世约同参,补怛落伽观自在。
无对无待,有兼有带。历历物机,空空眼界。
绵绵相柱兮箭锋,恰恰相应兮函盖。
巨海饮毛,妙峰纳芥。
彼不见其有馀,我方知其无外。
普明照世约同参,补怛落伽观自在。
这首宋朝释正觉的偈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无对无待,有兼有带"体现了佛家的空性观念,即万物不具绝对对立,一切皆可包容。"历历物机,空空眼界"强调观察世界时应保持开阔的心境,不受具体事物所限。
"绵绵相柱兮箭锋,恰恰相应兮函盖"运用比喻,形容事物间相互依存、紧密契合的关系,如同箭与弦的配合,或如函盖之于箭矢,暗示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巨海饮毛,妙峰纳芥"进一步展现包容性,即使是大海也能容纳微小的毫毛,高峻的山峰也能接纳细小的芥子,形象地表达出万物皆可包容的广大胸怀。
"彼不见其有馀,我方知其无外"表达了对内外界限的超越,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到万物的统一,没有内外之别。
最后两句"普明照世约同参,补怛落伽观自在"则是倡导普度众生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修行者应具备的自在无碍的精神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阐述了佛教关于空性、包容和智慧的教义,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遗构何王殿。舞东风、龙池烟柳,春华瞥箭。
午夜延秋门上唤,废宅更谁依恋。
倘尚有、谢家堂燕。
泊凤飘鸾成一慨,共摧颓、那复雌雄辨。
青鸟信,渺无便。天涯羁托年时惯。
尽回旋、毕逋身世,呼晨噪晚。
浩莽秋原无宿处,落木荒城一片。
只岁晚、饥鸥相伴。
守定残枝甘瑟缩,任长空、苍狗云衣变。
丈人屋,付虚愿。
平泉新筑,葑葑溪奁翠,蔚然深秀。
曾是铁翁觞咏地,近种梅花杨柳。
息影抟鹏,雄姿射虎,未肯韶光负。
遥山西爽,送青来照尊酒。
佳话韦曲难方,外家腾美,绪衍齐卿旧。
况复高堂承乐志,得似魏公眉寿。
玉茁庭阶,花迎杖履,彩服娱春昼。
书声琴韵,缦亭无此璈奏。
雪约花田。荡层层冻碧,吹堕衣边。
探春自怜无绪,又驾湖船。
一杵清钟,烟外寻梵宇,僧枕云眠。
商量换游屐,踏碎松云,影乱湖天。
花光香似雪,怅年年孤负,篱落风?。
罗浮梦断,空忆鹤化词仙。
未共癯仙玩月,频返棹、应动花怜。
瑶溪夜沽酒,一曲寒香,付与婵娟。
买陂塘、绿荷添种,平铺浅浅明镜。
隔花新筑玻璃馆,帘卷碧云千顷。鸥未醒。
听两岸蝉声,吹堕斜阳暝。赤阑独凭。
唤点烛调筝,焚香展画,花外有人应。
湾头好,几处红芳翠净。年时曾共游兴。
西风吹老菰浦叶,遮断江湖尘影。秋枕冷。
可忆我连宵,梦落横塘艇。烦君且等。
约再熟离支,荷衣归换,诗教玉奴咏。
阑干表立苍龙背,未负沧溟烟雨。
呼我盟鸥,与君游戏,湖山尽入樽俎。玲珑深处。
似湘皋闻瑟,佩环无数。
惊起鱼龙,化作西山云一缕。彩霞飞过何许。
天外玉笙杳,数峰清苦。
虚阁笼寒,檐牙飞翠,不受人间袢暑。新诗漫与。
仗酒祓清愁,林下真趣。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