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逐处仰重华,此日重教韵和麻。
但得一心常守敬,从知四海永为家。
省方咨度惟耕织,悦巳奇邪戒鸟花。
数宇行宫无藻缋,昭垂作法恐其奢。
南来逐处仰重华,此日重教韵和麻。
但得一心常守敬,从知四海永为家。
省方咨度惟耕织,悦巳奇邪戒鸟花。
数宇行宫无藻缋,昭垂作法恐其奢。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塔湾行宫恭依皇祖诗韵》。诗中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
首联“南来逐处仰重华,此日重教韵和麻”,以“南来”、“逐处”描绘了诗人南巡的行程,通过“仰重华”表达了对先祖辉煌成就的景仰。同时,“此日重教韵和麻”则强调了在当前时刻,再次教导人们遵循传统美德,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颔联“但得一心常守敬,从知四海永为家”,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坚守与对外界的包容。诗人认为只要心怀敬畏,就能使四海之内皆成为自己的家园,表达了对和谐统一的向往。
颈联“省方咨度惟耕织,悦巳奇邪戒鸟花”,揭示了治理国家的方法在于关注民生,重视农业发展,避免奢侈浪费,警惕奇异邪说,崇尚自然,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中的“以民为本”。
尾联“数宇行宫无藻缋,昭垂作法恐其奢”,最后两句点明了行宫的简朴风格,没有过多的装饰,以此作为榜样,告诫人们要节俭,避免奢华,体现了诗人对节俭美德的倡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先祖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和节俭美德的重视。